房企连环暴的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 地产锐观察 微信号
  • 2021-11-06 16:56:44

这几天,笼罩在地产圈上空的乌云更厚了。

先有阳光城(000671,股吧)三季报被战投方董事投出反对票,进而官宣对多笔美元债寻求展期;后有佳兆业担保的理财产品被曝逾期,投资人上门,流动性危机被引爆。

与此同时,网传"世茂与陆家嘴(600663,股吧)信托谈延期",世茂集团紧急发布澄清说明,与陆家嘴信托合作正常,从未有过逾期或面临延期偿付。

但是,情绪到了,说什么都没用。11月5日,延续前一日走势,地产行业再次遭遇股债双杀。

自9.29央行、银保监地产金融座谈会后,主管部门连续就地产维稳发声,央媒也传递了房地产信贷环境正在改善的信号,部分房企频频增持自家股票或者回购美债表信心,但市场就是“不买账”。

房企连环暴的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1

阳光城“难过的24小时”

“我们确实很难,我们会过去的。”

几天前,就是市场传闻阳光城被某行抽贷那一天,红姐私信问了在阳光城工作的一位朋友事件的真实性,他这样回复了我。

整个地产圈都在关心阳光城的动态。在9月以前,阳光城对外表现是完全正常的,多次回购美元债,与万物云进行换股协议,9月销售同比环比双增。

分割线来自10月。

10月4日花样年一笔2亿美元债违约,带动包括阳光城在内的多家房企美元债价格大跌。同时网传郑州阳光城项目停工,公司及时辟谣。

三季报发布后,扣非净利润亏损17.52亿,遭泰康系两董事投出反对票,引发境内外债券暴跌,多家机构下调其评级,公司官宣多只债券寻求展期,流动性问题暴露。

11月3日清晨,网传一封疑似阳光城内部员工所写的《老板压上了家长,而我想哭泣》的公开信,字里行间流露出,阳光城的流动性困境与金融机构抽贷、预售资金被锁定有关。

红姐也向接近阳光城人士进行过询问,其表示,阳光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有的项目遭遇到信托机构抽贷,并且影响到了其他项目的开发贷(不便细说)。

连日来,阳光城努力与各方沟通,阳光城实控人林腾蛟承诺对美元债展期进行全额担保。

这两天,陆续有阳光城的好消息传来,12.7亿购房尾款ABS、6.37亿“18阳光04”、4.99亿ABN展期方案陆续获得债权人通过。

2

佳兆业“负面缠身”

引爆佳兆业的导火索是理财产品逾期。

11月3日晚,佳兆业理财产品延期兑付的聊天截图流出。11月4日上午,多名投资者到深圳佳兆业总部寻求解决方案。身在医院的佳兆业实控人郭英成被迫电话连线现场,恳请投资人相信佳兆业有能力和办法还钱,给予一点时间。

当日下午16时许,佳兆业公布理财初兑方案,并表示集团已着手处置重大资产,挑选深圳的18个项目,总货值818亿元,处置营来的资金将作为财富产品兑付的补充资金来源。

红姐从接近佳兆业人士处了解到,佳兆业理财产品逾期也与境内融资紧缩有关。

银行方面,受“三道红线”监管额度影响,银行虽然不抽贷,但普遍到期不续贷,导致房企流动性持续收紧;信托也很谨慎,以往通过非房板块放款的方式都不再用,新增放款也基本停止。

虽然9.29座谈会“纠偏”后,四大行对按揭贷和开发贷有所放松,但按揭贷进预售资金监管账户,在H大暴雷后,很多地方政府、住建部门对预售监管账户卡的很严,资金无法提取。

开发贷方面,四大行宽松额度更多流向的是央国企,且很多地方中小银行目前还是停贷状态。因此至少到目前,民营房企新增开发贷依然很难。

佳兆业也面临着同样的情况。

21世纪经济报道援引一位了解佳兆业情况的金融机构人士说法,评级被下调后,不仅触发了债券提前偿还的条款,许多正在进行中的融资也被迫中止,“融资一下就停了”。

上述接近佳兆业人士告诉红姐,佳兆业理财产品到期规模不大,且佳兆业几乎也没有商票融资,因此对项目正常开工销售影响不大。

目前,佳兆业也没有被银行抽贷,只是个别私募以评级下降为由想提前收回借款。信托机构也还好,只是要求追加抵押物、增加担保措施,加强贷后检查。

3

世茂“一日惊魂”

10月14日,网传“世茂与陆家嘴信托谈延期”,10月15日世茂紧急发布澄清说明,称集团与陆家嘴信托合作正常,过往从未有过逾期或面临延期偿付事项。

但是,仍没有抵挡住股债被双杀,至午后收盘,世茂集团(00813.HK)股价大跌13.26%, “19世茂G2”、“19世茂G1”、“20世茂G1”、“15世茂02”均跌超20%,盘中临时停牌。

10月15日下午,世茂集团紧急召开投资人电话会议。从会议纪要传递出的信息看,虽然没有信托违约逾期,但在融资、销售方面和其他房企境遇差不多。

销售方面,世茂表示10月销售预计会有30%的下降幅度,行业整体降幅约50%,世茂“算是跑的比较快的”,7、8、9 月已经开始促销,维持每月约200亿的销售,全年预计实现2900亿销售。如果后面政策有放松,可能会超3000亿,但原定的3300亿目标难达成。

按揭贷款方面,10月份有一定的政策放松。此前金融机构和政府对预售资金账户都加大了监管,“有些明明 1 亿就可以交楼,但是非要压 3 亿”。

世茂表示,目前和金融机构去谈融资,虽然量不如以前,但还是有些新增。近期会启动对美元债、股票的回购,希望给市场传递更多的信心。

必要的时候,之前不舍得卖的优质资产,也可谈。上海、北京、办公楼和酒店有很多,现在还在谈价格,香港方面也有 200 多亿货值的资产可以卖。

世茂表示,目前最关键的是增强金融机构的信心。“像我们发债还有 50~60 亿的额度,但就发不出去。如果这些债务全都不能借新还旧,那压力还是非常大的。”

4

警惕连环踩踏

11月4日,微信群流传易居克而瑞企业战略部总经理、浙江区域总经理刘晨光发的朋友圈。其表示,地产融资并未实质放松,呼吁主管部门别误判形势。

红姐从各方了解到的信息也是如此。

按揭贷虽有放松,但因为地方政府部门及金融机构对预售资金账户监管更严,房企不能提取,对房企的流动性没有带来实质性缓解。

成都已经出了预售资金监管办法,北京也出了征求意见稿,预计后续正常提取会得到支持,但政策落地还需要时间。

银行开发贷方面,四大行腾挪的额度目前看是偏向央国企,民企新增开发贷依然很难,没有得到实质的宽松,很多中小银行对民企仍然是停贷状态。

信托机构方面,部分信托存在抽贷行为,大多数信托采取追加抵押物和担保措施来防御风险。但对房企新增放贷也基本停止,房企连环暴,投资人避险,产品也很难募集。

债券方面,房企发债也是超预期收缩。花样年、当代置业等违约负面事件发酵,境内外资本市场信心持续低迷,发债难度越来越大。

刘晨光呼吁,当下地产融资环境是继续变紧而非变松,企业之间的连环踩踏愈演愈烈才刚刚开始,亟需维稳。

红姐也认为,现在说“金融机构对房地产融资已基本恢复正常”还为言过早,政策落地还需要信心的传导。

未来一两个月很关键,如果地产融资实质性恢复正常,房企的流动性困境才会得到真正缓解,否则不排除还会有几家房企躺倒。

也许到那个时候,人们才会更清醒地意识到,房企的暴雷不仅仅是因为个体经营不善,是整个行业出了问题。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地产锐观察。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分享到:

  • 至少输入5个字符
  •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