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亮“慎言”
- 房企观察 微信号
- 2021-11-21 21:23:19
这个房地产的冬天,有多漫长,无人知晓。
熬冬,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最近,发生了一些与万科有关和无关的事。
在一周又一周左右的时间,万科在沉默不语中摆脱了尴尬,同时又成为新的话题引领着。比如,节衣缩食,比如学会赚小钱。
而房地产市场,似乎也在这个冬天里,迎来暖阳。
20.23元,这是11月11日午盘的收盘价,距离年内最低点股价17.52元,高出了近3元。
同时也距离,郁亮上一次公开讲话,也过去了半个多月。
万科,总是免不了的被热议,无论是资本市场,还是房地产行业。
3年前,郁亮说万科要活下去,如今很多房企快活不下去了……
事实证明,万科的一些判断是正确的。只不过,郁亮也不想去预测了,也再“不敢”说任何刺眼的话,避免对行业和市场带来冲击。
一面巨大的背景板上,甚至找不到任何万科的烙印,只有“朋友”二字,隐含着一切。
不是万科没有秘密,或者说,万科内部没有判断。只是郁亮深知如今,还是少说话为妙,因为当下的房地产行业出现了“用钱解决不了的大问题。”
有人说,万科开始搞节衣缩食,其实不过是减肥,跑起来的一种手段,房地产到了需要全员跑步的解读。
1
万科不救人?
现在回想起,上海的一切,别有一番味道。
一阵冷风吹过,让人瑟瑟发抖。上海的秋天好像还没有来,就直接入冬了。
一场秋雨一场寒,一大早,上海刚刚醒来,郁亮已经开启了跑步模式。
或许,这就是对抗冬天寒冷天气最好的方式之一。
很多地产人都说,今年的冬天冷的有点早,以至于有房企直接“躺平”等待春天的到来。只是,或许他们没想过,这一次的春天,恐怕不是等就能等到的。
或者说,春天到来的时候,他们留在了冬天里。
与以往不同的是,你在大雪纷飞的冬天里过冬,我可以在四季如春的地方晒着太阳。房地产行业的冬天,这一次具有普遍性。
尽管三年前,万科就喊出活下去,但对于如今这个冬天,同样感觉“很冷,很难受。”
有人问郁亮,今年冬天与往年冬天的区别时,郁亮回答很简单但充满寓意,冬天都是一样的,冬天要御寒,不要被冻死。
每个行业都会有春天,你在这个冬天里面,要备受煎熬,是否在冬天除了熬,在春天到来,还有哪些准备。
2018年9月,科秋季例会在深圳大梅沙举行,会场屏幕与侧墙上“活下去”的字样引人注目。
郁亮说过:“万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进行战略检讨,以’活下去’为最终目标。”
万科的警告,不仅仅是很多房企,就连整个地产行业并未认真的去深度解读。或许,不过是认为这是万科惯用的套路,毕竟吓晕对手,要比直接开战省事儿的多。
毕竟那还是属于高光时期的房地产行业,大家都很开心,过得都较为舒服。
然而,高负债始终是不可逾越的话题,最终,引发了一系列的风险。
只是不过三年的光景,暴雷的房企数量正在增多,他们面临活不下去的困境,该怎么办呢?有的房企选择了就地躺平,等待救援,以及等待春天的洗礼。
尽管,万科是幸运的,又是侥幸的,只不过看到行业衰落,万科也高兴不起来。毕竟猜中了这种结果,意味着谁也不能独善其身。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房地产市场,期待着白马骑士的到来。
不救人?如何去救?尽管,万科很安全的站在绿线上,但凭一己之力,也的确很难扭转局势。
郁亮表示,现在一点轻松感都没有,冬天来了,所有人都很难受。冬天,没有人会开心。
郁亮还说,自己都不安全怎么救人呢,自己冬天都过不去的话,去帮别人可能是纯粹添乱。
2021年11月2日,万科股价跌至17.52元,创2021年内新低。
最稳的万科尚且如此,其它房企如何过冬呢?
2
活在冬天里,有几种方法
治病救人,那是医者所忧。毕竟,每一个病人的情况,都不相同。一个药方,拯救不了所有面临债务危机的房企。
尽管万科没有晒出药方,但从郁亮的话语中能够找到一些抗寒的方法,或者就能活在冬天里,然后等到春天的到来。
第一个办法,特别简单,那就是多穿衣服。这衣服大概会指向,现金流和强大伙伴们的资金支持。
然而,看似简单,其实最难的就是多加衣服,因为已经很难找到可以御寒的新衣服了,特别是对于那些处于困境的民营房企,惊人的票面利率,已经让伙伴们分崩离析。
第二个办法,也更简单,就是跑步。
“身体产生的热,衣服薄一点的也能扛得住。”
或许,这是跑者郁亮最有感触和最有效的方法。
查了一下资料,大概在两年前的2019年,当时已经54岁的郁亮以3小时06分01秒的成绩,完成了纽约马拉松,平均配速4分24秒。
换个角度来看,这些年真正跑起来的房企少之又少,特别是全公司从上至下都在奔跑的,很多企业的跑步文化并未真正的进入企业的管理与经营之中。因此,很难在遇到危机的时候,发力的去奔跑。
快周转和及时的处理项目变现,是跑起来的重要表现。
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当下的开发商应该更加的务实的“活在当下”,而非一味的怀念那个躺着都能赚钱的黄金时代。“很多人熬过冬天,到了春天还在想着以前的好日子。”
的确,怀念过去和活在过去,都不可能实现安全的过冬。哪怕春天到来,依旧没有学会抗风险的本领。
比如传统商业与电商之间的战争,如果传统商业还期待回到线下的辉煌,这样的做法相当于开倒车。
走回头路,不解决电商和创新问题,电商对于传统商业的冲击,那就是长期存在的威胁。
那些能解决的核心问题的企业,会继续活下去。
或许,当年的万达是个很好的例子,及时的处置了酒店以及文旅资产。获得了现金流的同时,真正的实现了轻资产的运营模式。
不要走回头路,然后,春天,要有新的活法。
每个行业都会有春天,你在这个冬天里面,要备受煎熬,是否在冬天除了熬,在春天到来,还有哪些准备。
3
慎言中的“领悟”
郁亮自己都说,现在讲话喜欢打太极,因为有些话不能随便说。
“这几年万科总被误解,内部说的,被阴谋论,说真话和说实话,也太容易不讨人喜欢。所以,搞得我们很小心很谨慎,能说就少说。”
于是,慎言,成为郁亮在回答一些关键问题时的显著特征。
这么多年下来,我打太极还是很不错的。不敢回答的问题,坚决不回答。
比如,关于调控放松以及房地产税的话题。他都说,这些问题都太大了,不适合也不敢回答。
的确,开发商不能无所不能,无所不知。
慎言,有时候是一种修行。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毛泽东给两个女儿取名李讷、李敏,寓意深刻。其中“敏”与“讷”就是出于《论语》中的“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希望女儿成为少说空话、多做实事的人。
走过的路,有些路就是错的,只是很少有人去反思。
“行业坏毛病,以前是房地产行业,能用钱解决的都不是问题。现在,钱就是问题,是大问题。”郁亮如是说。
放弃一夜暴富的活法,要学会赚小钱。
万科加码做商业,做城市更新?那是因为万科有钱赚就会去做。如今对于赚钱的衡量标准也跟以前不一样了。
市场给予充分多少,能够满足老百姓(603883,股吧)和生活,对于城市的价值有多少。
我们应对变化,不要去猜测和判断,而是努力做到让万科被客户所需求的公司。
比亚迪,在疫情期间成了口罩公司,不仅仅是赚了些钱,而且是成为了民众需要的企业。
因此,赚钱的逻辑要发生变化,从赚大钱到赚小钱,成为被需要的企业。
另外,这些年下来,很多房企也被规模化和比拼排名带沟儿里了,拿地多,卖的多,规模要做大,最后麻烦大了。
千万不要想着赚大钱和快钱,不要只看眼前,不看全局。
子曰:“过而不改,是为过矣。”
万科的谨慎,也包括这两年的热点物业板块。
朱保全半开玩笑的说,最近我特别忧虑,前两年物业成香饽饽。地产老板都说,物业是我们的未来。但是今年,地产一不行,就把(物业)未来给卖了。
那你说,物业到底是不是未来呢?
万科物业,在住宅特别谨慎做并购,这么高额的资金,并没有一分钱流入业主那里。另外,规模变大了之后,如果没有牢固的客户基础,一个小物业 扎扎实实,有牢固的客户基础,才是未来发展
物业服务不要在乎规模有多大,而在于有口碑和好的服务。
另外,万科认为不要急于去赚更年轻客群的钱。“万科提出品牌年轻化,但不要着急赚年轻人的钱,要先培养一下好感,让品牌更接近一下,别不理我。”
形势不太好,冬天了,谁都很难,大家都需要帮助,郁亮把想法坦诚的告诉大家,可能在面对问题的时候,更多的理解和帮助。
或许,在冬天,只有活着,才有春天。沉默,是一种等候,也是一种态度和方法。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房企观察。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