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两会丨毛大庆提案:制定一套楼宇等级评价标准 打造一批标杆示范专业楼宇

  • 和讯房产
  • 2022-01-05 11:51:22

北京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于1月5日开幕,北京市政协港澳台侨工作顾问毛大庆提交了《关于推进楼宇经济相关产业政策制定,助力北京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他指出,楼宇经济是立体的开发区,是区域经济的新模式,是营商环境的新抓手,是城市治理的新阵地,是商务消费的新场景,楼宇经济的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城市的能级。北京市作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际交往的中心,在当前消费升级、城市更新的经济背景下,有必要大力推进楼宇经济发展,助力北京市整体社会经济水平的高质量发展。

从保有量来看,北京楼宇经济保有量仅次于上海居全国第二位;从租金水平来看,北京甲级写字楼租金水平全国最高。

目前,上海、广州、成都、杭州等诸多一二线城市均出台了楼宇政策,把楼宇经济作为发展高精尖产业和总部经济的重要抓手,但是北京市目前还没有从全市层面推出楼宇经济的相关产业政策,客观存在楼宇经济底数不清、城区和商务区各自为战、没有形成全市统筹一盘棋的情况。

北京市第三产业的比重已经超过80%,产业的空间形态主要以楼宇经济为主。在减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北京市产业空间的增量已现天花板。

如何提高楼宇存量的产出坪效?如何服务好总部企业以及高成长、高带动企业的落地诉求?政府产业规划引导与楼宇主体招商招租如何相互赋能?如何通过构建产业生态圈化解租金成本高企的挑战?低效楼宇和老旧厂房如何通过城市更新腾笼换鸟提质增效?如何通过抓楼宇经济塑造竞争新优势?

北京市的整体社会经济水平如何想要获得高质量发展,以上问题亟待通过政策指引和执行落地给出明确的解决方案。

毛大庆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1.确立一个楼宇经济的牵头部门

建议明确北京市商务局作为北京市楼宇经济的业务指导部门,具体指导楼宇经济、商业消费以及产业招商相关工作,用好产业载体助力北京打造高精尖产业格局。

2.成立一个楼宇经济行业组织

行业组织可以负责组织楼宇、园区的投资商、运营商、服务商成立北京市楼宇经济和商业消费促进会,通过促进会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打通楼宇全产业链,构建楼宇生态圈,把市场主体的招租和政府招商有效结合,让市场主体成为城市合伙人,主动契合政府产业导向和发展战略。发布首个楼宇经济发展白皮书,构建北京市楼宇经济发展指数,提升北京在楼宇经济研究领域的专业度和权威性,为全球楼宇经济发展贡献“北京智慧”。

3.出台一套楼宇经济扶持政策

建议北京市制定楼宇经济的专项政策并设立扶持资金,对楼宇经济开发建设改造、总部企业头部企业招商入驻、楼宇税收贡献等给予奖励和补贴。建设“北京市楼宇经济智慧管理平台”,提高楼宇经济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和利用效率。

4.制定一套楼宇等级评价标准

建议从从楼宇硬件设施、服务、招商、社会贡献四个方面考量,量化分解评价指标,为全市商务楼宇市场分类引导、梯度培育、特色打造、规范发展提供依据,按照标准开展北京市超甲级、甲级商务写字楼评定工作,促进全市楼宇经济规范化、品质化、高端化发展。树立高品质商务楼宇的标杆形象,引导市场主体提高楼宇建设运营的水平,不断提升北京商务楼宇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5.打造一批标杆示范专业楼宇

建议根据北京市总体产业规划布局和各区产业布局优势,在招商活动和项目引入过程中,引导各区商务楼宇差异化、专业化、集群化发展。实现全市商务楼宇错位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同时在编制规划时,引导各区明确楼宇经济发展的产业导向,使同类性质或关联度高的企业集中在同一楼宇或楼宇片区,打造产业集聚新优势。

6. 建立一套楼宇治理体系

建议探索楼宇企业服务一站式代理代办、定期地毯式楼宇主体排摸、网格服务进楼宇,推进楼宇社区建设,实现经济服务、民生保障、城市治理、综合治理、党群建设五进楼宇,搭建涵盖政策宣传、企业登记、民政事务、劳动保障、非公党建、群团组织等多方面服务内容的综合平台,为楼宇企业、企业员工提供主动化、个性化的服务。

建议完善发展楼宇经济考核办法,明确市直部门及城区政府在保障楼宇经济发展中的目标任务和职责分工,建立量化目标责任制考核奖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