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钱的声音……

  • 大胡子说房 微信号
  • 2022-02-12 15:13:04

(2月10日)傍晚,央行公布了2022年1月的金融数据。

种种迹象显示:“宽货币”正在变成“宽信用”,企业开始愿意贷款了,广义货币M2的同比增速和社融存量的同比增速,都在加速反弹!

只是房贷的增长,仍有待提速!

我们先来看一下具体数据:

1、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43.1万亿元,同比增长9.8%,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8个和0.4个百分点,预估为9.2%,前值为9%。

2、狭义货币(M1)余额61.39万亿元,同比下降1.9%,剔除春节错时因素影响,M1同比增长约2%。

3、流通中货币(M0)余额10.62万亿元,同比增长18.5%。当月净投放现金1.54万亿元。

4、中国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98万亿元 为单月统计高点,同比多增3944亿元;预期为37000亿元,前值为11318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8430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006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7424亿元

5、2022年1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20.05万亿元,同比增长10.5%,前值为10.3%。

6、中国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61700亿元,预估为53850亿元,前值为23682亿元。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随着国家稳增长、保就业的政策不断出台,累加效应开始显现,增量资金正被创造出来,开始滋润干涸的大地。

进入虎年,上证指数已经连涨4天,跟上述原因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们先看一下广义货币M2的同比增长走势图:

可以看出,在疫情全面爆发之前,中国的广义货币M2的同比增速(可以看做狭义印钞速度),徘徊在8.3%附近。当时,这个增速已经很难撑住经济,宏观政策已经开始放松。

2020年1月,疫情全面爆发,宏观政策全面发力,M2的同比增速反弹到了最高11.1%。但中国没有跟随美国,把印钞速度弄到20%以上,而是非常克制。

主要原因是,中国疫情控制比较得当,经济受到影响不算大。国家吸取历史经验教训,不愿意大水漫灌。

疫情后,中国宏观政策恢复正常比较早,2020年4月20日以后,就不再降息。甚至略踩刹车,中国的广义货币M2增速,迅速回落到了8.1%左右,比疫情爆发之前略低!

到了2021年三四季度,经济增长压力再次显现。为此,央行两次降准、两次小幅度降息。到2021年12月,M2同比增速反弹到了9%,1月反弹到了9.8%。

这意味着,增量的钱正被“宽松的货币政策+大基建”创造出来。

我去年年底曾预测说:2022年的M2增速,需要重返两位数,甚至需要突破疫情中的高点11.1%!大家可以一起见证。

上图是M2和M1的增速对比,蓝线是M1。可以看出,两者差距有所拉大。

拉大的原因,是企业普遍在1月发放了年终奖,同时也意味着企业扩大再生产的欲望仍然偏弱,有待政策进一步激发。

另外,M1增速突然下滑伴随着M0增速异常飙升,跟3月1日开始存取款超过5万元现金需要登记有关,有人突击提现。

M1主要是企业活期存款,当它的同比增速强劲反弹,甚至上穿M2同比增速的时候,股市会变牛。所以,现在仍然是播种时候。

上图是社会融资额存量的同比增速,这个指标可以看做是比M2更宽口径的印钞速度。

1月最新的数据是10.5%,也明显在反弹。

这个指标在2019年下半年到目前的逻辑,跟M2类似。央行过早“收水”,让这个指标在去年9月甚至跌到了10%,比疫情之前还低。

要撑住2022年的经济,这个指标也需要反弹到疫情后的高点,也就是13.7%甚至更高一些。

中国经济正在转型,原有的动能主要是“大基建+房地产+城镇化”,未来将切换到“科技创新+实体经济”。转型成功的条件是:社会要有足够的活跃度。

怎样判断社会是否有足够的活跃度?可以看一个关键的指标:当中国的名牌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时候不再迷恋进入体制内,那么我们就可能摆脱对“大基建+房地产”的依赖。

否则,房地产、大基建仍然非常重要!

但愿这一天早点到来。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1月的楼市仍然偏冷,有待进一步回暖。

我们可以对比两组数据:

去年1月:住户贷款增加1.27万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9448亿元。

今年1月:住户贷款增加8430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7424亿元。

住户的中长期贷款,基本上是房贷。也就是说,今年1月的房贷同比去年1月,是下降的。房贷指标有滞后性,其实房企真实的1月销售情况更惨。

据中国证券报等媒体报道,2022年1月,百强房企合计实现销售金额5256亿元,同比下降近四成。

上图是2022年1月,典型房企业绩表现,可谓愁云惨淡。

Wind数据显示:目前有64家A股房企披露了2021年业绩预告或快报。其中,仅7家预增,占比一成;18家预减,16家续亏,13家首亏。

所以,未来房地产调控政策必须、而且有望进一步回暖。目前,已经出现了类似惠州、苏州这样大幅度“加点降息”的城市,惠州平均降息幅度超过100个基点,苏州平均超过80个基点,这比官方1月给5年期LPR降息5个基点,力度要大很多。

结论:现金为王的时候彻底结束了,你需要配置资产了!至于买房还是买股票,因人而异,看自己的具体情况,无法一概而论。

虎年的中国,赚钱机会大于风险!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大胡子说房。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标签:

分享到:

联系邮箱:291 32 36@qq.com

京ICP备12018864号-33未经授权不得镜像、转载、摘抄本站内容,违者必究!Copyright 2022  www.213.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213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