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风险、中信金控设立、分红如何?中信银行高管业绩发布全回应
- 21世纪经济报道
- 2022-03-29 06:01:21
“我们深知,大争之世,非优即汰;崛起之时,不进则退。”中信银行(601998)行长方合英在2021年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展望未来,尽管拾级而上已成定局,我们更要眼睛向上,早日重回股份制银行竞争前列,早日成为集团战略提出的一流科技型银行。
年报显示,2021年中信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045.57亿元,同比增长5.05%;实现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556.41亿元,同比增长13.60%,增速创近8年来新高。资产质量方面,实现近11年来不良贷款量率“双降”。截至报告期末,中信银行不良贷款余额674.59亿元,比上年末减少59.93亿元,下降8.16%;不良贷款率1.39%,比上年末下降0.25个百分点。同时,实现ROA和ROE双升,每股收益1.08元,每10股现金分红3.02元(含税)。
对公业务、房地产业务、零售业务发展方向如何?中信金控设立对其将产生哪些影响?分红水平是否会下降?如何看待自身未来发展?在中信银行业绩发布会上,行长方合英和副行长刘成、王康、胡罡、吕天贵等高管对上述热点话题一一作出了回应。
重塑对公业务竞争力
数据显示,截至报告期末,中信银行贷款总额48559.6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826.62亿元。其中,公司贷款(不含票据贴现)余额23361.7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657.79亿元,增长7.64%;个人贷款余额20538.2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619.24亿元,增长8.56%。
从信贷结构看,全年普惠贷款、制造业贷款、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较年初分别增长21.8%、10.5%、70.2%,均高于平均贷款增速,特别是法人普惠贷款突破千亿,近3年增长10倍。绿色信贷余额突破2000亿元,较年初增长超140%;小微企业贷款余额9840.6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029.31亿元。
王康表示:“信贷结构从行业上体现了我们将国家战略与自身资产结构调整做了结合。同时,从机构大客户转向中小户的调整,因为我们意识到整个息差在摊薄,中小户信贷的收益率,包括资本成本的控制,对盈利贡献更大。”他进一步指出,今年当前的信贷需求并不是很旺盛,有信心随着各种经济政策的持续落地,到下半年新的需求一定能够起来。
“对公业务一直是中信银行的优势,下一步将继续加强对公业务。”刘成如是说。
如何重塑对公业务竞争力?刘成表示,首先做好信贷投向工作,同时优化信贷结构。比如,国家要求重点支持的制造业、新兴产业、普惠、绿色低碳以及民营经济等领域要继续投入,同时也要去发现经济中的新动能、新赛道。
其次,大力发展综合融资。刘成介绍:“我们今年将继续通过综合融资来为对公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综合金融服务,做好对公业务重塑对公竞争力。通过挖掘企业场景,抢抓资本市场的机遇,用好传统产品的优势,扩大新的优势来为对公客户服务。”
此外,大力发展中小客群。刘成表示,中信银行将通过链式场景获取中小客群,为中小客群提供金融服务,促进小微企业、普惠金融的发展。“最后,推动自身体系队伍组织架构改革,能够更敏捷地为客户服务。”
房地产业务两个发力方向
房地产仍是关注焦点之一,尤其是去年个别房企债务风险上升,银行业高度关注。
据胡罡介绍,中信银行房地产贷款业务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一是模式上,近十年来对房地产一直采取比较谨慎的态度,特别是对客户的选择。中信银行采用名单制的管理模式,由总行作准入和审批。二是担保方面,现有的房地产对公客户99%有抵押。三是区域分布上,一二线城市房地产贷款余额合计超90%,其中一线城市占比超五成。四是提高对房地产贷款的拨备,拨贷比超6%,比对公整体的拨贷比多了一倍。
截至报告期末,中信银行代销、理财资金出资等不承担信用风险的对公房地产融资余额659.10亿元,较上年末减少214.90亿元。此外,债券承销余额551.51亿元,较上年末减少94.68亿元;中信银行房地产相关的贷款、银行承兑汇票、保函、债券投资、非标投资等承担信用风险的对公房地产融资余额3977.13亿元,较上年末减少369.93亿元。其中对公房地产贷款余额2848.01亿元,较上年末减少28.07亿元,占公司贷款的12.19%,较上年末下降1.06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报告期末,中信银行对公房地产不良贷款率3.63%,较年初上升0.28个百分点。年报表示,受房地产行业景气度下降等因素影响,个别房企偿付能力受到影响,债务风险上升。胡罡表示:“这几年,中信银行一直对房地产加强贷后管理,把现有的房地产资产分成三类来管理,不同的分类不同的标准。对重点客户,我们按照一户一策的管理模式。”
对于房地产业务的风险判断,胡罡表示:“我们现在高度关注房地产业务的风险情况。现在看到的第一个情况是房地产销售还没有明显回暖。第二,有些房地产龙头企业不断有负面风险信息出现;但也要看到房地产企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行业的重要性。”
他进一步指出,我们还看到近期国家对房地产方面的一些表态。如,促进房地产行业良性健康发展、及时研究和提出有力有效的防范化解风险应对方案、向新发展模式转型的配套措施等。同时,多地房地产利好政策开始出现,市场信心有所恢复,房地产融资环境逐步改善。
胡罡认为:“从短期来看,房地产行业的风险还在逐步释放的过程中。从中长期来看,房地产经过调控后,能够留下来的或者能够尽快改善资产负债状况、提高自身管理的企业,未来还是有竞争力的。”
未来发力方向如何?胡罡表示,一是在存量上做好风险摸排;二是增量方面,支持保障性住房以及改善型的住宅项目刚需,支持优质房地产企业对困难房地产企业进行并购。
“新零售”架构调整及打法
数据显示,2021年中信银行零售银行业务实现营业净收入801.73亿元,较上年增长3.54%,占该行营业净收入的41.89%。截至报告期末,个人贷款(不含信用卡)余额14776.2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21.11亿元,增速8.21%;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余额9436.7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55.44亿元,增速5.07%。个人客户数1.20亿户,较上年末增长7.98%;私人银行客户达6.03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7.87%。
“零售的价值贡献和发展势头在进一步加速。”吕天贵表示,“新零售”就是基于我们观察到现在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居民资产配置多元化,向金融资产逐步转移,对于资产投资有了新需求;金融资产的净值化和居民投资的公募化趋势明确并不断加速,客户投资增加新的难度;Z世代的快速成长与人口老龄化的双重叠加,财富管理需从单纯资产配置向全生命周期管理转变。
他认为:“这是一个新机会,需要有新打法,要坚持以人为本,要重构零售能力。因此,在过去二次转型的基础之上,中信银行强化定义为‘新零售’。以财富管理为核心牵引,更加突出客户导向和价值导向,更好发挥‘撑杆跳’的支点作用,深化‘三全五主’的服务理念。”
所谓“三全五主”是指,全客户、全产品、全渠道,即以线上线下远程多渠道最好的交互体验,把最适合的客户的最好的产品和服务匹配给全客户,深化“主结算,主投资、主融资、主服务、主活动”的“五主”客户关系。
“新零售”的新架构和打法基本形成。对于管理层来说,下一步如何支持“新零售”发展?方合英指出,一是保持战略定位,把零售业务作为第一站位;二是确定高目标,下一步零售营收贡献要超过50%;三是继续保持战略投入,加大理财经理和私行客户经理的配置,加大科技和零售业务的融合,共同把新零售托举起来,成为中信银行的最大增长点。
(作者:边万莉 )
标签:
房地产风险、中信金控设立、分红如何?中信银行高管业绩发布全回应
中信银行行长方合英在2021年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展望未来,尽管拾级而上已成定局,我们更要眼睛向上,早日重回股份制银行竞争前列,早日成为集
永利地产发展:2021年溢利1740.6万港元
报告期内,收入为2893 4万港元;溢利为1740 6万港元。于2021年12月31日,集团投资物业总市值约为8 94亿港元,同比下降约1020万港元。该减少主
福晟国际预计去年股东应占亏损不超过6亿元
对于亏损的原因,福晟国际表示,主要是由于2021年投资物业估值亏损预计约为1 07亿元,而2020年则录得估值亏损约6 07亿元。同时,与2020年相比
新大正物业拟聘任古希印为副总裁
同时,根据新大正物业经营安排,总裁刘文波不再兼任分管财务负责人,仍担任新大正物业总裁、董事职务。据悉,古希印曾担任招商局积余产业运营
阳光城终止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
公告显示,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于2020年12月8日通过大宗交易受让上海嘉闻持有的8000万股股票,占阳光城总股本1 93%,成交价格为6 27元 股,成交
年报速递|新大正物业去年营收20.88亿元,同比增长超58%
公告显示,2021年,新大正物业实现营业收入20 88亿元,同比增长58 40%。在盈利方面,在消化了2021年集团股权激励增加的股权支付1513万元的情况
嘉泓物流2021年收益26.73亿港元 海外收益大幅增长
3月28日,嘉泓物流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发布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业绩。年报显示,2021年度,嘉泓物流收益26 73亿港元,同比增长32 3%;公司应
旭辉集团:控股股东林中、林伟及林峰斥资403.9万港元增持100万股 累计持股55.51%
3月28日,旭辉集团发布自愿性公告。根据公告,旭辉控股董事会已获本公司执行董事及控股股东林中、林伟及林峰告知,彼等于本公告日期透过联系人
因债务展期等影响 融创中国预期无法如期刊发2021年未经审核年度业绩
3月28日,融创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不刊发2021年未经审核年度业绩。融创表示,经考虑,目前(1)尚未完成的部分财务报表编制工作的预期
华人置业订立皇室大厦新租赁及续租协议 三年租金等共1.18亿港元
3月28日晚间,华人置业集团发布公告,有关租赁协议关连交易及持续关连交易。据观点新媒体了解,隆裕(华人置业间接全资拥有附属公司)(作为租
佳兆业健康:预计2021年归属股东净利润100万至300万港元 扭亏为盈
中国网地产讯3月28日,佳兆业健康发布2021年盈利预告。预计报告期内,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介乎100万港元至300万港元,扭亏为盈。有关溢利主要由
新大正:2021年归属股东净利润1.66亿元 同比增长26.57%
中国网地产讯3月28日,新大正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20 88亿元,比上年增长58 40%。截至报告期末,在管项目面积首次突破
新大正拟向银行申请不超过10亿元综合授信额度
观点网讯。3月28日晚间,新大正物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2022年度向银行申请综合授信额度的公告。上述授信额度不等于新大正的实际融资金额
新大正聘任古希印为副总裁 杨谭为兼任财务负责人
3月28日晚间,新大正物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关于高级管理人员变更。据观点新媒体理解,经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审查通过并经独立董事认可
福晟国际预计2021年亏损收窄至6亿元 前值为14亿元
3月28日,福晟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发布盈利警告。观点新媒体了解到,福晟国际预计,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权益股东应占亏损不超过约人民币6亿元
新大正2021年营收20.88亿元 在管面积突破1亿平方米
3月28日晚间,新大正物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0 88亿元,比上年增长58 40%。另外,新大正2021年归属于上市
上实城开2021年收入港币110.15亿 合约销售人民币89.33亿
3月28日,上海实业城市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发布)截至2021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经审核综合业绩。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上实城开商品房及保
金辉控股前两个月合约销售额73.7亿元
公告显示,2月单月,金辉控股连同其附属公司、合营企业及联营公司实现合约销售金额约30 5亿元,合约销售面积约21 5万平方米。整体来看,今年1-
阳光城终止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 拟择机出售
3月28日,阳光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终止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告。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于2020年12月8日通过大宗交易受让上海嘉闻持有的8
罗国荣辞任 上置集团聘任潘攀接任非执行董事
3月28日,上置集团发布公告称,罗国荣已辞任公司非执行董事,由潘攀接任,固定任期自2022年3月29日起计为期3年。潘攀自2019年10月起担任中国民
融创中国:无法于3月31日或之前刊发2021年度业绩 4月1日停牌
观点网讯。3月28日晚间,融创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不刊发2021年未经审核年度业绩,延期举行董事会会议,及暂停买卖。据观点新媒体了解
明源云:2021年经调整净利润达3.07亿元
中国网地产讯3月28日,明源云发布2021年业绩报告。报告期内,收入达人民币21 84亿元,同比增长28 1%;经调整净利润达人民币3 07亿元,同比下降
南山地产为武汉合跃建设17亿授信提供按比例担保
3月28日,深圳市新南山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对外担保的进展公告,同意为武汉合跃提供担保约6 4亿元。观点新媒体了解到,南山控股
中国平安聘任邓斌担任总经理助理
观点网讯。3月28日,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第十二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聘任邓斌出任公司总经理助理的议
中国宏泰发展2021年收入15.28亿 毛利9.8亿毛利率64.1%
3月28日,中国宏泰产业市镇发展有限公司发布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业绩公告。据观点新媒体了解,中国宏泰发展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收
中国宏泰发展:2021年归属股东净利润1.71亿元 同比减少79.76%
报告期内,实现收入15 27亿元,同比减少36 3%,收入减少主要由于土地开发项目收入较去年同期减少所致;归属股东净利润1 71亿元,同比减少79 76
皇庭国际预挂牌转让融发投资和重庆皇庭100%股权 参考总价63.85亿
3月28日,深圳市皇庭国际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预挂牌转让深圳融发投资有限公司及重庆皇庭珠宝广场有限公司各不少于51%股权的进展公告。据
京东健康2021年收入307亿元 亏损由172亿收窄至11亿
3月28日,京东健康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1年度业绩公告。报告期内,京东健康总收入为人民币307亿元,同比增长58 3%;年度活跃用户数量达到1 23亿
华夏幸福连续2个交易日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
观点网讯。3月28日,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的公告。针对本次股票异常波动,经华夏幸福自查,并书面问询公司控股股
小商品城拟投资超24亿打造义乌市跨境电商物流园
根据公告,上述项目主要建设的建筑面积为71 28万平方米,其中地块A建筑面积约32 91万平方米,地块B建筑面积约38 37万平方米。该项目以物流仓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