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巨头开始进场,地产最灰暗时刻或将过去!

  • 地产八卦女 微信号
  • 2021-11-10 19:53:53

文/地产八卦女 陈庆

01

“幸福的房企是相似的,不幸的房企各有各的不幸”,这一轮危机,让我们看清了地产高周转高杠杆的坏处,房地产行业,在经历了刮骨疗毒之痛后,也会回归正轨。

就在昨天,高盛表示正在买入中国房企债券。

▲外资巨头开始进场,地产最灰暗时刻或将过去。

事实上,我也觉得当前的房地产风险被渲染过度了,在政策底已经澄清的情况下,整个市场也已经在摸底。

为什么这么说?不单单是出现外资抄底的迹象,其实我们国内也开始了政策调整。

例如,半个月前的10月15日,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表示,今年前三季度,因为少数城市房价上涨过快,个人住房贷款投放受到一些约束,房价上涨速度得到抑制。房价回稳后,这些城市房贷供需关系也将回归正常。

从邹司长的话我们可以得知,确实有部分城市对个人房贷进行约束投放,但这是为了抑制这些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动作(属于隐性政策)。而在房价回稳后,房贷投放也将回归正常(隐性政策解除)。

说实话,由于当前的楼市限购,改善型(以房换房)需求占主体,很多客户要买房就得先卖房,可卖房属于二手房交易,很多“客户的客户”二手房贷申请不下来,进而导致开发商一手交易的去化大跌,回款也相应断崖式下跌。

如今,邹司长明确“房价回稳后,房贷供需将回归正常”后,少数城市已经抢先一步下调房贷利率!

▲对比一个月前统计的房贷利率,工商银行(601398,股吧)、建设银行(601939,股吧)的首套利率均下调0.1%。

由此,单单从资金的角度看,房贷利率下调、外资抄底房企债券,这意味着楼市基本不会再出更严厉的打击政策,市场也正在摸底。

毕竟,资金的嗅觉是最敏锐的。

02

回到政策层面,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4.9%,但环比仅增长0.2%。

此前,为了对抗疫情,2020年中期一系列降准,导致大城市房价飙升。如今限制按揭贷款和房企借款,给这个贡献逾四分之一经济产出的行业蒙上了阴影。

就在前几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解读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吹风会上,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就建议,存款准备金率四季度可以下调1个百分点,以更好地支撑经济增长。

不少业内人士预计,在2021年的第四季度或将迎来一次全面降准;已经连续18个月没有变化的5年期以上LPR(4.65%),有望下调。

▲根据专家论文预判,从实际GDP贡献度来看,房地产投资销售回落15%,至少会拉低GDP增速1.5个点。

因此,无论是从保经济GDP的角度也好,还是从保土地出让金的角度也好,房地产行业毕竟是曾经的经济支柱产业,不可能说一下子就突然倒了。它必然还有个周期性反弹的过程。

03

说实话,不只是针对行业,部分陷入实际困难的房企,也开始复工复产。

例如,10月31日,泰禾集团(000732,股吧)董事长黄其森在福州品牌焕新发布会上坦承公司一年多前遭遇了“流动性危机”。同时,亦诚恳表示,“交房虽然迟到,品质不会缺席”、“泰禾北京福州两大重点区域全面复工复产”。

据悉,自2020年12月至今,泰禾已有十余个城市和地区的项目先后交付,大部分停工项目业已经实现复工。

同样的,刚刚遭遇困局的佳兆业,前天就表示,会拿出切实可行的手段,全力以赴解决资金兑付问题,并加快项目销售。

阳光城,说实话阳光城(000671,股吧)主要是被预售资金监管过度导致,例如他们在沈阳的一个项目剩余造价只有1个亿,但资金却监管了7个亿。如今,阳光城正在积极沟通预售资金监管,争取资金解压规避停工。

由此,当最困难的房企都开始自救、出现复苏痕迹,我相信,地产最灰暗的时刻,即将过去!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地产八卦女。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分享到:

  • 至少输入5个字符
  •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