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1月兰州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TOP10
- 中指研究院 微信号
- 2021-12-10 12:35:48
11月兰州迎来解封,但疫情后时代楼市明显缺乏动力,随着气候转冷也进入了冬季节奏。下面将介绍2021年1-11月兰州楼市具体成绩。
数据说明:房地产企业销售数据统计是以2021年1月1日-11月30日期间销售的商品房为统计口径,主要依据中指数据CREIS(点击试用)在兰州的销售监测数据,并参考当期总体经营情况和推盘去化情况进行分析统计;对于少数没有在监测范围内的项目,由企业提供相关证明文件,经课题组对数据进行严格审核,也纳入统计范围。本报告仅供参考,课题组不对使用报告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承担责任。
▍榜单解读
从房企销售业绩榜单来看,2021年1-11月,兰州房地产企业销售金额TOP10企业合计销售金额达328.06亿元,约占兰州全市1-11月商品房销售金额的42%,TOP10门槛金额13亿元。2021年1-11月,兰州房地产企业销售面积TOP10企业合计销售面积为352.73万㎡,约占兰州全市1-11月商品房销售面积的42%。
企业表现方面,受上市成交迟滞等因素影响,恒大仍居首位,销售业绩依旧领先,1-11月销售额83.65亿元,销售面积94.54万㎡;碧桂园以54.98亿元销售额、62.64万㎡位列销售金额、面积榜第二;中海紧随其后,1-11月销售金额44.68亿元,销售面积32.36万㎡。
从企业特点来看,兰州房地产企业集中度较高。其中销售金额榜TOP3企业均为全国布局性企业,合计销售额占TOP10企业销售总额的56%。2021年1-11月兰州两家本土企业保持销售业绩TOP10榜单,海成集团以17.03亿元销售额保持榜单第八;兰州新区房地产凭借12.93亿元销售额保持榜单第十。
数据说明:商品住宅销售数据统计是以2021年1月1日-11月30日期间销售的商品住宅为统计口径,主要依据中指数据CREIS(点击试用)在兰州的销售监测数据,并参考当期总体经营情况和推盘去化情况进行分析统计;对于少数没有在监测范围内的项目,由企业提供相关证明文件,经课题组对数据进行严格审核,也纳入统计范围。本报告仅供参考,课题组不对使用报告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承担责任。
▍榜单解读
从商品住宅项目销售金额榜单来看,榜单中项目名次与上月没有变化。总体上看,2021年1-11月,兰州商品住宅销售金额排行榜TOP10项目合计销售金额为223.66亿元,占兰州1-11月住宅项目总销售金额的32%;住宅项目销售金额榜单门槛13亿元,TOP10项目销售金额均值22.37亿元。
其中,恒大文化旅游城项目1-11月销售额39.8亿元,位列销售榜第一;中海寰宇天下位列榜单第二,1-11月销售额29.42亿元;碧桂园三期文璟城项目1-11月销售金额28.57亿元,位列榜单第三。
▍2021年11月兰州房地产市场分析
房地产市场
价格方面,根据中房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2021年11月,兰州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降0.12%,同比涨幅收窄0.47%。
根据中指数据CREIS监测,2021年11月兰州市商品房供应41.43万㎡,环比下跌61%,同比下降65%。其中,商品住宅新增供应26.28万㎡,环比下降67%,同比下降65%。
数据来源:中指数据CREIS(点击试用)
成交方面,11月兰州市商品房成交面积为34.73万㎡,环比下降52%,同比下降62%;其中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31.01万㎡,环比下降52%,同比下降63%。11月兰州商品房销售额32.13亿元,环比下降57%,同比下降63%,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额26.13亿元,环比下降57%,同比下降66%。11月兰州商品房销供比0.84,比上月上涨0.24;商品住宅销供比1.18,比上月上涨0.37。
数据来源:中指数据CREIS(点击试用)
分区域来看,2021年11月兰州商品住宅供应量最大的区域为永登县,占11月兰州全市供应总量的近八成;同时,成交面积位列兰州各区域前两位的为永登县、城关区,销供比分别为0.8、4.63。11月兰州各区去化表现分化明显,七里河区、榆中县、安宁区,销供比大于1,而红古、西固两地去化将承受压力。
土地市场
数据来源:中指数据CREIS(点击试用)
根据中指数据CREIS、中指地主监测,2021年11月,兰州共推出20宗房地产开发用地,其中16宗住宅用地,4宗商办用地。总规划建面共计365.10万㎡,环比上涨3.12%,同比上涨259%。
2021年11月,兰州成交16宗房地产开发用地,其中13宗住宅用地,总规划建筑面积共计165.21万㎡,环比下降24%,同比增加69%,其中皋兰县盐池片区11宗土地均被大华集团、浩越置业竞得。
结语
11月,虽然兰州迎来疫情后解封,社会生产生活陆续正常,但楼市难言乐观。而伴随着经济、行业发展预期的不断变化,市场存量如何化解等问题考验着广大房企。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指研究院。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