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大招又来了!这个大湾区城市疯狂救市,但这次却救不动了......
- 大胡子看深圳 微信号
- 2022-05-14 13:35:57
文章开头,插播一条最新消息!
就在今天凌晨,东莞出台了最新的楼市政策,大大放松了楼市调控,主要内容包括:
1.增值税满5年改为2年;
2.限售满3年变2年;
3.双拼户型按一套算证;
4.二孩或三孩的居民家庭,允许多买一套(限购3套)
这是继3月份连续出台政策救市之后,东莞又放出的一个大招。
这次的条例中除了常规的政策之外,还多了一个生娃拿房票的条例,把房票和生娃绑定在一起,或许真的是解决人口问题的妙招。
东莞这一次的楼市政策相比之前的政策力度明显加大,也看得出来,在一次次救市达不到效果之后,东莞官方进一步刺激楼市的决心。
当然,东莞楼市现在整体还没有复苏,市场上的笋盘其实不少,也不仅仅是东莞、湾区其他城市比如深圳、广州、珠海等也有不少笋盘,如果你想趁着政策调控出现效果之前低位抄底买房,想了解最新的市场信息和笋盘信息,可以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咨询。
东莞今天还在出台政策,也告诉我们大湾区的疯狂救市还远远没有结束。
但要我说,此刻,大湾区救市最疯狂的,力度最大的,还不是东莞,而是中山。
遥想五一之前,当时突然有中山老家的朋友发消息给我说:
中山放松调控了,人才买房不需要社保了!
那时的我,对这则消息完全没当回事,因为那时候大湾区好几座城市排着队放松调控,中山这么依靠房地产的城市,不放松才不正常,基本操作罢了!
但没想到的是,前几天,我的朋友又发给我消息,说中山又有动作了,这一次招数更大,中山宣布:
首套房只需要2成首付!
2成首付,力度这么大了,我想着应该要收手了吧,但我还是低估了中山。
根据中山楼市的最新消息,在2成首付之后,中山最新的政策是近一步明确:
中山楼梯房和20年以上的自建房不纳入家庭住房套数。
其他城市都是稍微放松一下,就收手了,也就只有中山一直在出招。
真就是发展不积极,救市第一名。
但是,中山这么努力,真能把楼市救活吗?
先谈谈这几个政策吧。
第一招放开人才购房,是老方法了。
在湾区除了广州和深圳,其他城市想要放开楼市调控,基本都是从放开人才购房开始的。
中山这次调整的重点,主要在后面两条政策。
首付2成这一招,在其他城市,也就只有佛山敢尝试。
但佛山能首付2成的地方,都是非限购区,比如三水和高明区,都是远离广州、楼市没那么火热的区域;
楼市最火热的南海、顺德都是不能2成首付的。
而中山这边呢,虽然也在说非限购区才能执行首套两成首付,
但中山的最新非限购区是这样的。
图源:中山房叔
除了石岐和东区,中山其他所有区域都不限购,包括深中通道带火的中山马鞍岛以及东部的南朗、火炬开发区,都是非限购区。
重点是:非限购区不区分中山户籍和非中山户籍,而且规定是中山市内无房产无贷款的购房者,才能2成首付。
也就是说,现在外地人到马鞍岛买房,不限购,而且只要你在中山市内无房无贷,首付只需要2成。
大家都知道,马鞍岛、南朗是中山最受外地人欢迎的投资标的之一。
限购区不包括马鞍岛、不包括南朗,这不就应了那句“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的歌词吗?
从这个角度看说,非限购区首付两成,对外地人其实非常有利,我甚至可以说这完全就是针对外地买房客做出的针对性政策调整,意图非常明显。
除了外地人,中山对本地客也有针对性布置。
中山楼梯房和20年以上的自建房不纳入家庭住房套数这一招,就是针对本地客的,这一点我一说你就明白。
中山的本地客主要分两种,一种是纯粹的本地人,这些人通常都是各个镇区村里的土著,家里一般都会有自建房,我接触过不少这些土著,这些中山的土著,往往没有什么意愿去买商品房;
另一种本地客是早期来到中山打工的外地人,这一部分人因为在中山打拼多年,所以也在中山定居了下来,而这一部分群体买的房子多数都是早期的楼梯房。
看懂了吧,放开楼梯房和自建房,完全就是精准定位这两类人群,为释放他们的买房需求而量身定做。
一切的放松政策,都不是拍脑袋,中山救市,目标其实非常明确。
中山这么煞费苦心地救市,也是情有可原。
因为过去的第一季度,中山的经济情况,经济数据确实太难看了。
中山第一季度的名义增速只有3.53%,在9座大湾区城市中排名倒数第二,只比该季度长期受疫情影响的深圳稍微高一点;
除此之外,第一季度中山的GDP增量只有27.17亿元,在9座城市中只比肇庆稍微高一点,不如江门,更不用说珠海、佛山了。
经济乏力,一方面是因为疫情影响,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山始终摆脱不了一个困境——过度依赖房地产。
2015年到2018年,是中山近年来经济最有活力的时期,而这个阶段,也正是中山楼市最火热的时候,不仅外地人发疯似的涌入中山买房。就连本地人也因为受不了房价的不断上涨,跟风买了不少房子。
自从2018年之后,中山的经济就随着楼市的衰退而衰退了,疫情之后,“病情”变得更加严重,
刺激楼市,是中山亮出的最后一张底牌,可能也是不得不为之的无奈之举。
当然,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中山真的没有进步,还在原地打转。
此刻的中山不是没有产业,但更多靠的还是传统产业在支撑各个镇区的经济,没有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竞争力不强,对城市经济的拉动作用并不显著。
跳不出 刺激经济=刺激地产 这个恒等式,是当下中山最大发展障碍。
虽然中山救市的愿望很迫切,但是我真的不看好中山能够重新把楼市热起来。
因为从2015年中山房价暴涨开始,中山楼市就一直是靠外地人支撑的。
在这个所谓外地人群体中,最典型的就是深圳客。
当年的深圳客对中山可谓疯狂,在中山楼市最火热的时候,中山东部的很多板块,买新房的购房者中十有八九都是深圳人,
因此,想要救市,就必须重新让外地人愿意来中山买房。
但是,如今这个经济环境下,大家信心普遍不足,真的还会有人愿意到中山买房吗?
我之前的文章就说过一个观点:(点击原文可看之前的论述)
只要深圳不放松限购,湾区楼市就不可能彻底回暖。
因为只有风向标城市深圳松绑,才能给市场带来信心。
但很明显,深圳此刻并没有放松调控。
给不到外地客信心,中山再怎么“求着”外地人来买房都没用。
而那些本地购买力,也完全指望不上。
一方面,本地的购买力在2015-2018年那一波购房潮中就已经被透支了。
我自己家包括我身边很多朋友、邻居,都在那段时间买了房,而且基本都是置换或者二套,这些人大部分都不属于高收入群体,短期内很难腾出足够首付的资金去买房。
另一方面,经济低潮期,也让不少本地人躺平了。
传统产业的逐渐衰落、新兴产业转型遇到阻碍,导致中山的人口流入实际上是放缓的状态,去年中山全年的常住人口增长只有3.58万人,
没有新的常住人口增加,本地人的新增购房需求肯定也指望不上了。
本地人躺平、外地人也未必愿意来,中山楼市,还能靠谁拯救?
作为一个在中山生活了很多年的人,看到中山最近的楼市政策,可谓是五味杂陈。
我既希望中山能通过楼市尽快把经济纳入正轨,但我又知道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人的成长需要代价,城市的蜕变,也需要长期的阵痛。
显然,中山还没走出这个阵痛期,而且当下也无法预测这个阵痛期何时才能结束。
但我知道,只有中山不再过度依赖房地产的时候,才可能会是新的开始。
文章最后,贴一下我们公众号的贴片,如果大家关注大湾区楼市的话,记得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会给大家更新最新的市场信息。
再提醒一下,我们最近开的新号写了今天东莞新政的政策分析,关注这次东莞楼市新政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文章标题链接查看,也可以顺手关注一波我们的新号!
连夜出台新政,大湾区最猛烈救市政策来了!
-end-
以上为正文,来自湾区区长
看完文章如果想要了解深圳最新的降价、降首付的楼盘,最全的深圳新房信息、想知道各个新盘的打新流程和材料、二手房有哪些捡漏机会,可以直接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咨询李老师及其专业的深圳置业团队。
▼
城市分析: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深圳|广州
区域分析:光明|龙华|罗湖|盐田|大运|布吉|沙井|西丽|前海|坂田|百花|福永
干货:地铁盘|土拍|房产税|学区房|保障房
不同预算买房推荐:600万|400万|500万|300万|200万
央妈精准放水,你有房子接水吗?2022年买房换房先学习,学习后才能买房赚钱。大胡子团队重磅推出【5天买房换房特训营】,李老师亲自入群答疑,助教老师1V1陪伴式教学,教你看懂楼市,拆解多个经典案例。9.9元扫码限时抢报,3天后正式拉群开营!
看完文章点个赞和“在看”哟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大胡子看深圳。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标签:
重磅大招又来了!这个大湾区城市疯狂救市,但这次却救不动了......
就在今天凌晨,东莞出台了最新的楼市政策,大大放松了楼市调控,主要内容包括1 增值税满5年改为2年;2 限售满3年变2年;3 双拼户型按一套算证
东莞南京楼市“松绑” 政策给多孩家庭大开绿灯 专家:库存小的城市放松政策要有所保留
5月14日凌晨,东莞市住建局、金融局、税务局等8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下称通知),分别从限售、限购、限贷
贝壳,穿越最漫长的一年
2020年,意气风发的贝壳,逆势赴美敲钟,成为中国居住产业数字化服务平台第一股。它在北京总部,通过“云敲锣”的方式,正式回港上市。贝壳联
广东东莞:商品住房取得不动产权证满2年可交易
中新经纬5月14日电5月14日,广东东莞住建局等部门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通知》提出,对符合国家生育政策生育二孩
东莞新政:多孩家庭放宽购房 证满2年可交易转让
5月14日,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莞七条”),并从5月14日起施行。
官宣 汇泰龙聘请关晓彤为全新品牌代言人
5月10日,恰逢第六个中国品牌日,知名全屋五金与智能门锁品牌——汇泰龙举办品牌发布会,并在新浪微博及全网同步正式官宣,聘请关晓彤为“汇泰
融信服务:2021年业绩将于5月15日前刊发
5月13日,融信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有关年度业绩公告,该公司2021年财报将于5月15日刊发。公告称,鉴于该集团2021年年度业绩的财务报告和
泰达股份收深交所年报问询函,要求说明货币资金、计提减值等方面情况
5月13日晚间,泰达股份(000652)收深圳证券交易所关于对天津泰达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年报的问询函。关于公司货币资金和短期借款,问询函要求
德信服务延迟刊发2021年度业绩至5月27日或之前刊发
5月13日,德信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发布有关进一步延迟刊发2021年经审核全年业绩及年报通告。报告称,因审计程序受到影响,德信服务集团预期2021年
东莞:多孩家庭可新增购房名额,获证满2年可交易
5月14日,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东建〔2022〕4号)》。《通知》显示,保障刚性住房需求。推进
南京市支持二孩及以上家庭改善住房 可新增购买一套商品住房
证券时报e公司讯,据南京房地产行业协会,近期,南京市落实国家和江苏省文件精神,积极推动改善生育二个孩子及以上家庭居住条件。生育二个孩子
进入第三轮裁员的贝壳仍在“危机期”
?新博弈文丨章冶游2022年,贝壳的断臂求生仍在继续。日前,贝壳再度传出裁员消息。这已经是2021年以来,贝壳的第三次裁员了
东莞出台楼市新政:二孩三孩家庭放宽购房 获证满2年可交易
财联社5月14日电,东莞市住建局今日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东建〔2022〕4号)》,出台楼市新政。新政明确:商业银行要
年报解读丨跌宕起伏间 京能置业难能稳定
4月29日,京能置业产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京能置业实现营业收入21 33亿元,同比增加18 07亿元,增幅为554 86%;利润总额1 29
中国建筑前4个月地产业务合同销售额867亿元
新京报讯(记者徐倩)5月13日,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建筑”)发布2022年前4个月经营情况。公告显示,在地产业务方面,今年前4个月
安永辞任龙光集团核数师 尤尼泰接任
5月13日,龙光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安永辞任该公司核数师,另外,龙光决议委任尤尼泰?栢淳担任公司新核数师。据观点新媒体获悉,龙光集团
德信中国经审核年报调整流动资产及负债部分数据 涉及银行借款等
5月13日,德信中国控股有限公司披露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全年业绩进一步公告。据悉,德信中国获其核数师开元信德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根据
观点直击 | 豫园股份:地产板块将针对健康、金融、科创等方向发展(实录)
5月13日,豫园股份于线上召开2021年度及2022年一季度业绩说明会。据悉,出席此次会议的管理层阵容颇为浩大,包含公司董事长黄震、联席董事长石
性格自卑如何提高自信?性格自卑提高自信的操作技巧分享
在这个世界上,有过于自傲的人,就会有过度自卑的人存在着。有时候公司招聘新员工,总会看到有一些很是自卑的人,不管我们问什么,他们的表
如何让宝宝远离秋燥困扰?让宝宝远离秋燥困扰的操作方法介绍
秋季是一个干燥季节,很容易引发我们身体的一系列上火问题,于是出现了所谓的秋燥问题。这些秋燥不只是发生在我们大人身上,小宝宝同样会出
如何缓解感冒症状?分享感冒时的注意事项和缓解方法
感冒是小病,得了之后却真的是很烦人呐!你说吧,上班之前自己美美的画了一个淡妆,小嘴巴也是抹的娇艳欲滴的,可是一出门,打个喷嚏的功夫
湖南岳阳发布15项楼市新政 58同城、安居客品质服务提升成交率
为进一步解决市民的购房难题,5月1日,湖南省岳阳市发布了15条楼市新政通知,涉及楼市土地转让、预售证办理等方面,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5
蘑菇屋开启碧海银滩“守卫战”,容声WILL冰箱新鲜助力
《向往的生活》新一季的开播,让观众对新的蘑菇屋以及美丽的大海赞叹不已,为了让新的“家园”一如既往地保持绿色环保,蘑菇屋家人们纷纷到海
太平洋房屋x新闻晨报联合致敬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妈妈
标题:太平洋房屋x新闻晨报联合致敬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妈妈2022年春天,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妈妈们是冲锋在前的女战士,她们用自己
绿城150亿元小公募状态更新为已受理
5月9日,绿城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2022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项目状态更新为已受理。据悉,债券品种为小公募,拟发行金额为150亿元,
武汉:严控建筑高度、降低建设强度 提升居住品质
近期,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正式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武汉市居住用地建设强度管理的意见》,通过严控建筑高度、降低建设强度的方式,提升居
天津港转让下属公司34.99%股权予中远海运港口 转让价12.5亿元
5月9日,据金融资产交易所,天津港有限公司关于下属公司出售转让子公司股权的公告。公告显示,天津港有限公司的下属子公司天津港股份有限公司
绿城房地产150亿公司债券获上交所受理
5月9日,根据上交所公司债券项目信息平台披露,绿城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2022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项目状态更新为已受理。根据披露
深圳新增人口只有4万!高房价撑不住了......
深圳过去四十年的飞速发展,最核心的竞争力就是人口虹吸。在统计公报中显示深圳全市2021年年末常住人口有1768 16万人,其中常住户籍人口为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