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政策,正为中国门窗赶超欧洲提供“新通道”

  • 大京网
  • 2022-03-15 14:30:20

“双碳”是指碳达峰与碳中和,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概念板块借着政策红利与时代风口,一举成为今年市场中最大热点之一,巨大的投资机会正孕育其中,伴随一系列政策利好的释放和落地,迎来爆发期。

而双碳政策下,中国门窗真正的行业升级风暴即将由控碳政策引发,席卷产业上下游。

中国门窗品质已远超欧洲?

实际上,从2019年开始,门窗领域就有“中国门窗品质已经远超欧洲甚至世界领先”的言论,果真如此吗?其实门窗(尤其窗)行业没有头部品牌,上市公司寥寥可数,品牌大多有明显的地域局限性、产品结构简单、技术含量较低,大部分以抄袭和模仿起家,如果不存在产业创新,何谈超越。

业内有观点指出,自2015年前后兴起的“系统窗”和“被动节能窗”是中国创新。但在笔者看来,“系统窗”到现在对大部分窗企来说更是刻意抬高售价的手段而非产品上的要求。“被动节能”呢?目前市场上对外鼓吹的“被动节能”的评定依据是“PHI”,但实际上“PHI”在欧洲只是个人给建筑设计和地产商的推荐建议而已,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资质评定。

在英法德等欧洲国家,民用门窗有超过80%用的是Upvc门窗,性能比国内普遍在用的铝合金高3-5倍,售价在200-300欧/每平方,而且很多都是在建材超市供用户自助选购。由于在超市选购,门窗的安装基本由独立的第三方门窗安装公司来完成,且安装标准和要求比门窗产品要严格得多。

中国的门窗检测中主要检测窗体,也就是窗的扇框之间玻璃跟窗体之间的气密、水密、隔音、隔热,但欧洲除了窗体检测,还要按照严格的安装标准,把窗装在不同墙体的建筑结构上,再对整个窗洞口进行评估检测,从而保证每樘门窗都能至少使用超过20年以上。这样的安装费在150-200欧/每平方,所以在欧洲,符合标准的安装费是几乎跟门窗产品是等价的。

在国内,市面上迄今为止除了“特能装”,还没太多正规的门窗安装服务公司。门窗安装费大多在散兵游勇和劣质安装辅材以及粗糙安装服务的驱逐下,百来块的服务可以占门窗产品安装市场的10%-20%,诸多无序现象,行业确是还处在一定的混沌中。

双碳”政策如何利好中国门窗行业?

在中国市场,想要做好任何一个产业,都必须充分考虑中国国情、再制定合适的发展战略。过往存在的以次充好、模仿抄袭等技俩套路,绝不是国家所倡导的,也无法真正发展起来,而未来,国家战略层面对中国门窗行业的最大利好:就是国家“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双碳国策。

“碳”是二氧化碳的意思,也是温室气体的代名词,控碳是整个人类环境的KPI考核。

国家把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航空这8个行业定为控碳行业。其中最先实施的是电力行业,并且在2025年所有八大行业全部都要施行控碳。

中国的门窗行业主要是以生产铝合金门窗为主,所以涉及到上下游将要被控碳的大行业有建材、有色跟电力。不仅大行业被控,小领域更是非常精准的有玻璃、电解铝、电网等。

有观点认为,门窗厂大都是来料加工,只有极少数是有自己生产铝锭的,被控的都是上游企业,跟门窗关系不大。这需要考虑中国的特殊国情,欧洲的控碳手段主要是针对直接排放行业进行增收碳税和督促碳交易,所有欧洲的电厂在被控碳后,会提升电价,导致现在欧洲一度电约是中国的数倍到数十倍不等,但中国的电价涉及民生,有合理管控,中国的控碳目标除了像发电厂、电解铝工厂,玻璃厂这样的直接排放单位,所有向这些直接排放单位购买原材料的下游厂家,间接排放单位,也是国家控碳的重点对象,而且力度更大。

做国内生意的门窗企业现阶段感受还不太明显,但很多做对外贸易出口特别是欧盟国家的已“未暖先知”。欧盟国家对境外进口产品已经开始征收能源边境税,会要求所有进口产品提供控碳说明,并且会征收高昂的碳税。所以在不久的将来,以生产铝合金门窗为主的中国窗企会迎来比2020和2021年更高的原材料涨价的压力,这就倒逼门窗的产品结构必会转型,由高能耗高价格的铝合金向更加节能环保的Upvc转型。

那中国门窗行业只有被碳排放管控,成本涨价和产品结构被迫调整的被动接受的处境吗?

实际上,挑战之下,这也将成为中国门窗行业的一次史无前例的、或赶超国际的历史机遇。

中国门窗行业参与双碳”的战略模型

第一、国家层面:积极参与碳配额交易市场,拥抱多种融资渠道

中国现阶段实现节能减排的手段主要依靠行政手段,也是最强有力的手段,2021年行业人或多或少都亲身经历或者耳闻过拉闸限电的威力,但以降低经济建设速度来适应节能控碳并不是目的,所以早在2011年,国家就在大力试点全国的碳排放权的交易市场,简称碳市场。

这个碳市场是怎么交易的?首先会根据控碳行业过去的工业平均数值自上而下的框算一个量,然后再自下而上的采基汇总数据,得出一个量,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给与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一定量的排放配额,这个排放配额,也就是碳排放权,简称CEA。

中国的碳市场交易在2021年7月正式上线,在12月完成第一轮的交易周期,可以看到,超过80%的交易都在最后一个月马上清缴时完成的,而且整个市场规模只有76亿,成长空间极大。

现货交易只是最初级的交易,后期引入专业券商后,碳基金,碳期货,碳抵押等多种金融产品都会上市,这实际上是国家借助控碳政策给很多企业多提供了一个融资渠道,在建材和有色等行业被正式纳入控碳后,各大窗企要马上通过上游组团拼团或者券商代理的方式,第一时间进入碳市场,占据碳生态位,初级的是进行配额申报,交易等,高级的是根据门窗产品自身的节能减碳性质,参与制定和研发碳金融产品,通过碳市场,获得可能比在证券市场更优质的融资渠道。

第二、行业层面:全行业共同标记门窗碳足迹,促成门窗现象级项目减排交易机制

前文提到CCER,这是国际清洁发展机制下的核证减排量交易CER的中国版——中国自愿减排交易机制。这个国家自愿减排模式是巴黎协定的产物,每个国家通过承诺+评审的形式,来各自做清洁能源的减排项目。

结合国情就是国家出资采购国内地方政府以及各种机构组织发起运行的清洁能源项目,比如最简单传统的就是植树、光伏发电,风能发电,最近比较流行热门的是电动汽车。这些由国家出资的清洁能源项目创造的碳抵消额度,可以给国家重点控碳企业做配额缺口的低价补贴,比如市场上流通碳价在60-65时,CCER的价格只有50甚至更低。

具有国家背书且是刚需,使得CCER一度成为明星项目,各个地方政府和机构组织都在申请认证,后来因为各种原因,2017年后国家暂停CCER的认证。随着2021年碳交易市场的试行,市场上普遍碳配额不足,几乎所有控碳企业都有对CCER的需求,2017年前的CCER储备将要耗尽,国家近期很有可能会再次开放CCER项目的申报,而这对门窗全行业来说,是蕴含了巨大的商机。

首先就是国内企业级的碳排放核算体系MRV已经日趋成熟,对于企业申报项目的碳排放核算有了体系保证。另外就是国家从2020年7月发布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成为基本国策,新建建筑逐年减少,老建筑现有门窗的性能非常差,通过更换门窗对于整个建筑节能的提升巨大,并且会伴随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逐年增加。

基于以上两点,笔者做过测算:一户上海人家一年更换门窗的减碳量大概为303-337kg,那如果是1万户呢?100万户呢?这还只是门窗作为产品在使用阶段的减碳量,实际上如果要申请CCER,需要门窗的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从原材料耗能,到生产制造,到运输安装,到使用,到最后的回收利用,整个生命周期的能耗做到可检测、可核查、可报告。

所以这个项目申报一定不是某个公司某个品牌所能做到的,一定是需要整个行业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从行业的层面和高度来共同完成门窗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标记,将节省下来的碳排放抵消额度,打包申报给国家的自愿减排项目,成为继植树造林,光伏发电,风能发电,新能源汽车后,第五个大规模、持续性、并具有巨大商业价值的CCER品类——低碳门窗。这才是这一代门窗人该有的使命,也是当下门窗行业应该齐心协力完成的最高理想。

第三、产品层面:全面落实门窗节能标识,让每个家庭都能用上一樘高品质的门窗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每镗门窗上都会有国家权威机构发布的节能标识,老百姓(603883)在选购时,不用再被进口的五金配件所迷惑、不会再在1.6-1.8的壁厚之间徘徊、更不会在无良商家彼此倾轧和低价中标后偷梁换柱后而懊恼。

普通老百姓以后买窗户就如同买电器,只要看到统一的能效标识,就知道窗户的实际性能,能多大程度改善室内的环境等。想要性能好一点的,就买一级的,价格自然就贵,想省钱就买四级五级的,品质差一点但自己心里也认。不会像现在这样,轻易被市面上的广告宣传所迷惑,无法真正意义上去认准并使用节能窗。

门窗产品的节能标识是要比所谓的系统门窗,被动门窗,空调窗这些营销概念更加落地,靠谱,并且普惠大众的方向,也是必然发展的结果。而且也只有深刻理解了门窗节能的原理,才能搞懂什么是所谓的系统窗,被动窗,空调窗。门窗产品的节能标识的落地与推行,也是实现中国每个家庭都能用上一樘高品质门窗这一愿景的前提与基础。

第四、营销层面:构建以清洁能源节能减碳为核心的新营销模式

基于中国双碳战略的营销模式,一定不是花钱买个PHI认证就说自己是被动节能门窗了。

以清洁能源减碳为核心的营销模式其实我们有个成功的品类对标案例,就是特斯拉。特斯拉2021超过80%的盈利来自于新能源汽车的积分销售。美国要求本土车企必须要有相应的新能源汽车的积分,才能正常生产销售,不然就要缴纳昂贵的碳税。特斯拉只生产电动车,并且销量巨大,手握海量积分,其他车企虽然也做电车,但没销量,积分很少。规则生效时,大量车企向手握海量电车积分的特斯拉购买积分。特斯拉盈利的87%来自于销售积分,这个模式能成功的基础是美国活跃的碳交易市场+汽车行业协会的减碳规则。

这跟本篇文章的论述逻辑相吻合:一个规范活跃的碳交易市场(美碳市场)+整个行业层面的低碳认证标准(积分)+新能源产品(电动汽车)=全新的以减碳为核心的营销模式。

所以有理由相信:纳入建材及有色行业为控碳行业的碳市场+门窗行业申报低碳门窗的CCER+权威认证的能效标识门窗产品=全新的低碳门窗营销模式=中国门窗行业最大的发展机遇,这也是中国门窗行业正经参与中国双碳国策的初始模型。

我们相信,这个模型一定会成为现实。中国门窗行业在文化自信/国潮复兴的大背景下会充分重视制造创新,在有了成熟的融资渠道后会借资金优势潜心研发,在有了统一且相对公平的市场评价标准后会着力塑造品牌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而当一个行业在研发、制造都有优势性的差异化之后,中国海量市场容量就会赋予这行业无比的活力,赶超欧洲、领先世界即将成为可能。

标签:

分享到:

双碳政策,正为中国门窗赶超欧洲提供“新通道”

“双碳”是指碳达峰与碳中和,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而双碳政策下,中国门窗真正的行业升级风暴即将由控碳政策引发,

  2022-03-15 14:30:20

富力地产拟出售英国伦敦项目予远东发展,总代价近10亿港元

公告披露,2022年3月14日,卖方富力地产的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即翘采有限公司)、买方远东发展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即NextTalentDevelopmentsLimi

  2022-03-15 13:06:42

江苏通州湾投资开发15亿元私募项目状态更新为"已受理"

观点网讯。3月15日,江苏通州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2022年面向专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项目状态更新为 "已受理 "。观点新媒体了解到,该债券

  2022-03-15 13:49:21

淄博市城市资产运营拟发行6亿第三期中期票据 期限5年

观点网讯。3月15日,据上清所披露,淄博市城市资产运营有限公司发布2022年度第三期中期票据发行披露文件。公开资料显示,2018-2020年及2021年1

  2022-03-15 13:40:15

北京187.25亿元挂牌9宗预申请地块

中国网地产讯3月14日,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挂牌9宗预申请地块,总起始价187 25亿元。地块编号京土储预(房)〔2022〕009号,地块名称北

  2022-03-15 13:04:12

日本便利店品牌罗森正式入驻深圳 南山、宝安等区域均设门店

3月15日,观点新媒体了解到,罗森正式入驻深圳,多家店铺将于3月18日正式开业。据悉,罗森深圳门店遍布南山区、宝安区、福田区,部分门店已经

  2022-03-15 13:08:47

澳门旅游业议会:短期旅游业仍面临压力

3月15日,据《澳门日报》报道,踏入三月以来,在内地疫情反覆多发、赴澳签注收紧等因素叠加下,澳门旅客量较2月下半月回落。澳门旅游业议会会

  2022-03-15 12:38:52

港元拆息普遍向上 1个月HIBOR连升2日

3月15日,港元拆息普遍向上。根据香港银行公会网站数据显示,与楼按相关的一个月HIBOR连升2日,升0 95点子至0 27339%,是2020年12月21日后最高

  2022-03-15 12:09:38

碧桂园:碧桂园地产2022年境内到期公司债项均已足额支付完毕

中国网地产讯3月15日,碧桂园发布公告称,公司已用自有资金于2022年3月14日提前将回售资金本息共计6 19亿元人民币全额汇入中登公司结算备付金

  2022-03-15 12:47:50

厦门国贸拟发行10亿元超短期融资券 期限266天

3月15日,厦门国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布2022年度第二期超短期融资券募集说明书。据观点新媒体了解,本期债券发行金额人民币10亿元,发行期限26

  2022-03-15 12:17:37

海口5.14亿元出让一宗商住地 拟建设安居房项目

观点网讯。3月14日,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发布一则国有土地成交公示,海南吉祥置业有限公司竞得海口市编号B-1-54号地块,成交价5 14亿元。据

  2022-03-15 12:33:01

家居丨宜家分公司因特种设备问题被罚3万元

财经网讯3月15日,天眼查显示,近日,因使用未取得许可生产、未经检验、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苏州宜家家居有限公司上海静安分公司被上海市静

  2022-03-15 11:28:33

财面儿丨富力地产拟9570.26万英镑出售伦敦一项目 亏损6884.5万英镑

3月15日早间,富力地产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9570 26万英镑的价格将位于英国伦敦的一个项目出售给远东发展,拟将出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用于偿还

  2022-03-15 11:07:02

咸宁城投4.5亿元短期融资券拟于3月22日兑付

观点网讯。3月15日,咸宁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2021年度第一期短期融资券2022年兑付公告发布。据观点新媒体了解,本期债券简称“21咸宁城

  2022-03-15 11:44:13

大摩给予高鑫零售目标价3.9港元

观点网讯。3月15日,摩根士丹利发表研究报告,预期高鑫零售的股价在未来30日内有70%至80%机率会上升,评级为「与大市同步」。大摩指出,随着内

  2022-03-15 11:00:29

中骏上海、杭州明星双盘首开热销30亿

3月以来,中骏集团在杭州、上海布局的两个重磅项目中骏·鼎湖未来云城、中骏·璟荟首次开盘,均取得了业绩和口碑的双丰收。成立30余载,中骏集

  2022-03-15 11:40:36

国家统计局:1-2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25143亿元,同比下降17.7%

3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1-2月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数据。其中,在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情况方面,1-2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4499亿元,同比增长3

  2022-03-15 10:43:43

国家统计局:1-2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0763亿元,同比增长12.2%

3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1-2月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数据。公告显示,1-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0763亿元,同比增长12 2%。其中,

  2022-03-15 10:11:12

国家统计局: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7%

3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1-2月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数据显示,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426亿元,同比增长6 7%。其中,除汽车以外的

  2022-03-15 10:47:48

统计局:1-2月社消零售总额同增6.7%网上零售额同增10.2%

3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2年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426亿元,同比增长6 7%。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67305亿元,增长7 0%

  2022-03-15 10:30:39

国家发改委:着力打造武汉都市圈,加快建设长株潭都市圈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取

  2022-03-15 10:45:50

南京安居建设集团“18宁安01”将付息 票面利率3.85%

观点网讯。3月15日,南京安居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布2018年公开发行公司债券2022年付息公告,将于2022年3月22日(如遇非交易日,则顺延至其

  2022-03-15 09:32:49

海尔系云裳物联A轮融资5000万 家电企业向互联网要增值

家电企业正加快拓展互联网增值业务。第一财经记者获悉,近日,与海尔关联的青岛云裳羽衣物联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云裳物联”)与丰光投资签约

  2022-03-15 09:19:55

花199元才能买断充电宝?来电高额封顶费屡遭投诉

徐方没想到自己有一天需要花费199元买一个普普通通的充电宝。从杭州去往上海,徐方在出发的车站借了一个来电的共享充电宝,但到达后,按照官方

  2022-03-15 09:32:31

电器电子产品拟新增四种邻苯类有害物质限制

3月14日,由工信部RoHS电器电子产品污染防治标准工作组(以下简称“标准工作组”)组织召开的“深化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理工作启动会

  2022-03-15 09:29:02

行走南北,一线巡检 三盛地产积极调整应对市场变化

三盛高管一线考察基层项目销售情况随着行业的环境的突变,行至2022年,房地产行业的发展逻辑已然面

  2022-03-15 09:49:18

瑞安房地产:预2021年度将录得股东应占溢利16亿元

3月14日,瑞安房地产有限公司发布2021全年业绩盈利预告。公告显示,预期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将录得股东应占溢利净额约人民币16亿元

  2022-03-15 08:41:27

早读拾光(3.15)丨北京9宗商品住宅用地开始预申请 富力地产拟9.77亿港元出售英国项目公司

低头阅读抬头方向房企动态:恒大汽车恒驰5已获销售资格市场推测二季度将上市摘要:近日,根据工信部官网最新发布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

  2022-03-15 08:20:33

碧桂园长租战略的坚守与新抉择丨长租·探索者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2017年末,碧桂园长租公寓品牌“碧家国际社区”正式面世。因

  2022-03-15 08:47:18

市值蒸发75亿,东鹏回购反噬股价

文 乐居财经李礼官宣回购计划后,东鹏控股迟迟没有动作,相隔4个月后终于有了“响动”。业绩预告称,2021年净利增幅下降高达96%,扣非净利亏损

  2022-03-15 08:30:21

热门资讯

联系邮箱:291 32 36@qq.com

京ICP备12018864号-33未经授权不得镜像、转载、摘抄本站内容,违者必究!Copyright 2022  www.213.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213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