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创、世茂等多家房企扎堆延迟发布2021年年报
- 蓝鲸财经
- 2022-03-22 15:43:11
进入3月,房企年报季如约而至,不过,今年年报季略有不同的是,宣布延迟发布年报的房企数量明显增多。
3月22日上午,就有三家房企同时宣布延迟发布年报。
世茂集团公告称,预期2021年度经审核全年业绩将延迟刊发,原因是审计程序受到以下情况的影响:由于若干管理层及雇员在最新一波疫情中被安排接受检疫隔离;从第三方取得若干外部确认函以进行审计工作有所延迟。预计年报将于今年4月30日或之前刊发。
融创中国公告称,由于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近期疫情导致的出行、物流及其他限制,审计程序无法按期完成,待审计程序完成后,将在切实可行的情况下尽快发布经审核的年度业绩。公司将于3月31日刊发2021年未经审核的年度业绩。
在此前一天,融创中国公告显示,预计2021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同比下降约85%,核心净利润同比下降约50%,主要由于年内处置贝壳股票录得投资损失,同时,受房地产行业严峻的环境影响,销售收入有所降低且毛利率下降,计提的存货减值、应收款项等预期信贷亏损拨备有所增加。
恒大集团公告称,由于自去年下半年起公司经营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核数师增加了大量额外的审计程序,再加上新冠疫情的相关影响,公司无法按期完成审计程序,因此预期无法按要求在3月31日或之前刊发2021年度经审核业绩。恒大汽车和恒大物业也同步公告无法如期披露年度业绩。
3月21日早间,融信中国公告称,由于核数师变更以及新冠疫情限制,预期无法完成在3月31日之前完成2021年度经审核合并财务报表。
3月18日晚间,新力控股公告称,集团若干主要雇员(尤其是财务报告单位的雇员)近期离职,因集团财务人员短缺,财务报告单位无法正常有效运作,预计无法在3月底或之前刊发经审核年度业绩。将继续招聘合适的替代人员填补集团财务报告单位空缺,尽快刊发包括但不限于财务业绩的公告。
新力控股还称,受新冠疫情及物业开发市场低迷影响,近来数月集团联同合营企业及联营公司的合同销售额一路下降。
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王小嫱表示,3月一般是房企集中发布上一年年报的月份,往年出现房企集中发布公告宣布延迟刊发的现象不多,去年是泰禾、福晟等一些暴雷房企。今年3月疫情卷土重来对审计流程造成了一定的阻力,为避免外界过度解读,上述房企发布延迟发布财报的公告,消除投资者及购房者的疑惑。此外,目前政策基调稳定,各部委表态要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房企也积极支持政策基调,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市场恐慌。
3月22日,地产股再迎涨停潮,截至发稿,包括中南建设(000961)、阳光城(000671)、华夏幸福(600340)等个股涨停,金科股份(000656)、荣盛发展(002146)、龙光集团、金科服务、碧桂园等涨幅均超5%。
标签:
融创、世茂等多家房企扎堆延迟发布2021年年报
进入3月,房企年报季如约而至,不过,今年年报季略有不同的是,宣布延迟发布年报的房企数量明显增多。世茂集团公告称,预期2021年度经审核全年
曝财报·现场丨招商蛇口2022年销售目标为3300亿元
3月22日,招商蛇口(001979)召开业绩发布会。会上,招商蛇口董事总经理蒋铁峰表示,2022年招商蛇口销售金额目标为3300亿元,与2021年销售成绩基本持
瑞雪迎春,禹洲集团虎力全开抢节点、保交付
在乍暖还寒的三月,来自北方的春雪登上了热搜。霎时间苍茫大地披上了最纯洁的银装,与春风里的新芽相互映衬,此刻万物复苏、彰显着寒冬过后的
GDP破2万亿的最强地级市,五年房价涨幅年均仅千元 | 楼市地理
一面是古风古韵、小桥流水,一面是时尚现代、高楼林立,正如“双面绣”般,苏州保留了有江南水乡的温婉精致,也抓住了历史机遇,在深厚的文化
建功山海间 富力的山海美居热销解密
2022年,恰逢富力进京暨富力集团北京公司成立20周年,作为富力集团最重要战略板块之一,扎根北京及首都城市群20载的富力北京公司,在不断提升
富力进京20载:初心不改 实干兴城
初心不变、稳健前行,是一个品牌在发展浪潮中稳定航向的锚。而变革求新、实干践行则是品牌能够拓展版图不断壮大的基石。富力进京20载,沉淀了
降了!杭州房贷利率回到一年前 同样贷300万或可省下近70万
今年以来,楼市利好消息频发,房地产市场氛围及信贷环境边际回暖,多地出现银行个人房贷额度宽松、放款周期缩短以及房贷利率下降等现象。据钱
创维数字拟在惠州投资建设数字产业园一期 投资额不超过13.38亿
3月22日,创维数字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拟在广东省惠州市投资建设惠州创维数字产业园一期项目,以自有资金和自筹资金投资项目不超过人民币
深天地申请授信额度7000万元 期限一年
观点网讯。3月22日,深圳市天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九届董事会第二十六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公司向江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行申请综
合肥2022首批供地:高速地产摘得滨湖科学城2宗地 总价23.03亿
3月22日,合肥2022年首批集中供地商品住宅高品质建设方案投报,共涉及15宗地块,分别为滨湖科学城5宗、经开区3宗、瑶海区1宗、蜀山区3宗、包河
探索另一种家居业态模式 Mr.C+&BENTLEY LOUNGE BAR盛大开业
3月19日,Mr C+联合BENTLEY的LOUNGEBAR迎来开业盛宴,现场来自本土宾利、法拉利、奔富红酒、宜信财富等高端品牌总经理齐聚一团,共贺Mr C+又一
投资自住两不误 置业望京未来可期 | 新地产
“如果可以的话,我想一辈子住在望京。人人都说北京的早高峰堵得水泄不通,但望京却是例外,进出时纹丝不动,内部却畅通无阻,也许这就是在望
中交城投拟发行5亿元中票 期限3+N(1)年
3月22日,据北金所披露,中交城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发布2022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发行披露材料。观点新媒体了解到,本期债券发行注册金额人民币25
复星旅文管理层:授信足够支持未来开支 通过轻资产模式快速扩张
3月22日,复星旅文召开2021全年业绩会与投资者会,复星旅文董事长、首席执行官钱建农、复星旅文执行总裁徐秉瑸、首席财务官蔡贤安等管理层出席
嘉华国际2021年营业额162.18亿港元 负债比率降至24%
观点网讯。3月22日,嘉华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发布2021年全年业绩。据观点新媒体了解,2021年,嘉华国际营业额为港币162 18亿元,同比上涨38%,主
港工商铺上月买卖仅427宗 预料三月份有机会跌穿400宗
3月22日,利嘉阁(工商铺)地产董事黄应年表示,疫情严峻令工商铺上月买卖登记跌穿五百宗大关,恐下月将进一步失守四百宗关口。根据利嘉阁(工
港交所:ETF若纳入互联互通对港和内地的ETF行业属互惠互利
3月22日,港交所买卖产品主管罗博仁表示,交易所买卖基金(ETF)获纳入互联互通可为这个市场带来更多增长动力。另外,对于香港和内地的ETF行业而
以科研创新为推手,雅琪诺除醛抗菌技术驱动软装行业高速发展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不断革新的科技产品,已经无声地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面对日新月异的
融创服务集团华中大区:新时代新局面,如何打好物企成长组合拳?
在物管行业的发展趋势下,面对更多样的服务对象、更丰富的业态类别、更细化的服务内容,如何赢得客户,满足需求,融创服务集团华中大区给出的
国际睡眠日:睡得健康,才能更健康
在全民996、007的当代社会,“拥有健康才能有一切”的新理念深入人心,每个人都想要拥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同时也能够睡得好。人一生约有1 3的时间
中国恒大、恒大物业均预期延迟刊发2021年经审核业绩
根据中国恒大发布的公告显示,由于自去年下半年起,中国恒大经营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核数师在2021年增加了大量额外的审计程序,再加上疫情的相
恒大重组新进展:项目退地保中信信托30亿本金退出
观点网讯。3月22日,据《财经》报道称,恒大的金融债权人中信信托收到广州城投集团来函,将通过项目退地方式化解部分恒大的风险项目。据观点新
世茂集团、世茂服务延迟刊发2021年财报
3月21日晚间,世茂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与世茂服务控股有限公司接连发布公告称,。据观点新媒体获悉,世茂集团、世茂服务分别表示,公司将于2022年
因债务违约 福晟国际被银顺(香港)提出清盘呈请
3月21日,福晟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于2022年3月19日,公司接获银顺投资有限公司(“呈请人”)针对公司向百慕达高等法院提出的清盘
龙光控股旗下一只债券展期方案获通过,本金兑付延长15个月
龙光控股此前公告披露,该公司“19龙控01”的2022年第一次债券持有人会议临时新增2项议案,分别涉及豁免临时提案提交及公告期限,以及调整债券
融创中国或将延迟发布2021年财报
观点网讯。3月21日晚间,融创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该公司预计无法在3月31日之前刊发经审核的年度业绩。据观点新媒体获悉,融创中国将
融汇悦生活二次递交招股书 在管面积840万平米
3月21日,融汇悦生活集团有限公司于港交所二次递交招股书,该公司曾于2021年6月30日首次递交。据招股书最新披露,融汇悦的收益由2019年的人民
金融街控股计划发行11亿元公司债 用于偿还“19金控04”
3月21日,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计划发行不超过11亿元的公司债券。本期债券为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
降了!湖北两地下调房贷利率,首套房降至5.3%以下
继上月广州、上海等地下调房贷利率后,今日有房屋中介告诉记者,湖北襄阳市的房贷利率也降了,目前首套房利率为5 28%,二套房利率为5 57%。随
香港2月通胀率升至1.6%
3月21日,香港统计处公布,根据综合消费物价指数,2月份整体消费物价按年上升1 6%,较1月份的相应升幅为高。剔除所有政府一次性纾困措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