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报告| 中国人口的1个大拐点和3个小趋势
- 90度地产 微信号
- 2022-03-31 08:06:02
2021年,是中国人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全国出生人口1062万,死亡人口1014万,全年新增人口仅48万!人口增长,接近于零。
各省市的2021年人口成绩单,更是触目惊心。在内地的31个省市中,超过半数常住人口出现负增长。人口“东北化”,正在向全国蔓延。
01
大拐点:人口增长,从“增量战”变“存量战”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一共经历了三次婴儿潮。靠着多生敢生,中国人口数量从建国初的5.42亿攀升至1990年的11.43亿,翻倍有余。
1990年,第三次婴儿潮结束,全国出生人口数量开始逐年走低,量级从两千万降至一千五百万,直到2021年,跌至千万出头的水平。
靠生育拉动人口增长的时代,结束了。
人口增长有两个途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出生人口减去死亡人口,等于自然增长人口数量。流入人口减去流出人口,等于机械增长人口数量。两者之和,即为人口增量。
在生育乏力的当下,想实现人口增长,抢人和留人是必经之路。未来的人口发展,将会从“增量战”转型为“存量战”。
好在这个存量的池子并不小。2021年,全国共有3.85亿流动人口,接近全国人口总规模的三成。这些人的去了哪里,留在哪里,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未来的人口格局。
在可预见的将来,“抢人大战”和“楼市补贴”会越来越卷,用来吸引人和留住人。一二线城市会拿出各自的看家本事,有针对性的抢人留人,特别是高学历、高素质人才。
三四线城市如果没有足够的产业、就业支撑,大概率只能躺平。
02
小趋势一:四大城市群分化,京津冀持续失血
人的流动,带来人口的聚集。人口聚集的重要形态之一,是城市群。
在中国,19个主要城市群用25%的面积,承载了75%的人口。其中,人群聚集度最高的城市群有四个,分别是: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和成渝地区。
七普数据显示,全国约42%的人口分布在这四个城市群。其中,长三角人口总量最高,已突破2.3亿;大湾区人口增速最快,在2010至2020的十年间,人口增长了21%。
2021年,四大城市群出现了进一步的分化。长三角增速加快,过去一年增加人口约109.5万;大湾区新增人口60万人,其中57.3万来自自然增长;成渝地区人口,也有28万新增。
相比之下,京津冀的人口形势不容乐观。“北京天津人口负增长”的词条,甚至登上了微博热搜。
在已公布的27个主要省市人口增量中,河北人口增量位列倒数第五,人口减少15.8万;天津名次仅高于河北,人口减少13.8万。
至此,京津冀全线负增长,2021年人口共计减少30万,相当于一个中等县城的体量。
作为北方第一大城市群,这样的数据表现再次印证:人口和经济的重心,仍在南移。
03
小趋势二:广东浙江争C位,北方和中部省份空心化
各省市之间的角逐,同样激烈。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广东和浙江的C位逆转。
七普数据显示,2010至2020的十年间,广东人口净增2171万,断档排名第一。浙江人口净增1014万,虽然排名第二,但每年人口新增,不及广东的一半。
2021年,浙江凭借72万的净增人口,夺得了各省市新增人口榜单的冠军。广东常住人口仅增60万,数量不及2020年同期新增人口的一半。
去掉自然增长的57.3万人,广东去年的净流入人口仅2.7万,和浙江的净流入人口有60多万的落差。
在疫情、人才、落户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明年人口增长桂冠花落谁家,尚未可知。
优等生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差生的表现,就更加拉胯。以往提到常住人口负增长,人们通常会拿东北举例。现在人口的“东北化”,有向全国蔓延的趋势。
除了老生常谈的东三省和上文提及的京津冀,一些中部省份也面临着人口负增长的压力。
中部6省中,河南因疫情、暴雨等因素影响,常住人口锐减58.2万。湖南人口做为劳动力大省,受长三角、珠三角双重虹吸,人口减少23.3万。江西和山西这对难兄难弟,也长期面临着人口流出的压力。
能保住人口正增长的,仅剩湖北、安徽两个省份。
04
小趋势三:告别北上广,奔赴新一线
“宁要大城一张床,不要小城一套房”。北上广深这四座一线城市,曾经是打工人追求的金字塔尖的明珠。
北京、上海的高光时刻,在21世纪的头十年。2000至2010年间,579万人奔赴北京,628万人涌入上海。这两座超大城市的人口数量,每年都会增加约60万。
七普数据显示,2010年之后的十年里,深圳、广州接棒上海、北京,成为人口增量最多的两座城市。其中,深圳每年新增人口约71.4万,广州每年新增约59.8万人。
2021年,大城市光环不再。这一年,北京人口减少0.4万,上海人口增加1.1万,广州人口增加7万。北上广三城合计,增长7.7万人,将将能坐满一个工人体育馆。
在一线城市光环褪去的同时,有特色、有产业的新一线城市,晋级为重要的人口流入地。
2021年成都新增人口24.5万,在全国的28个主要城市中,位列第一。做为西南首屈一指的超大城市,成都的安逸、火锅、熊猫深入人心,存在感很强,产业也不弱。
新增人口排名第二的杭州,2021年人口净增23.9万。前有 “互联网之都”的金字招牌,后有 “创业失败政府代偿10万贷款”的大招。人口的流入,估计还会继续。
在城市人口增长的排行榜上,新一线是当之无愧的C位。青岛、宁波、郑州、南京的人口增量,均在10万人以上。人口负增长的名单里,新一线城市仅天津榜上有名。
END
标签:
大数据报告| 中国人口的1个大拐点和3个小趋势
年,是中国人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全国出生人口1062万,死亡人口1014万,全年新增人口仅48万。各省市的2021年人口成绩单,更
华润万象生活:2021年归属股东净利润17.25亿元 同比增长110.9%
中国网地产讯3月31日,华润万象生活发布2021年业绩报告。报告期内,收入为人民币88 75亿元,按年增长30 9%。股东应占溢利为人民币17 25亿元,
德信中国:2021年核心利润约为34.99亿元 同比增长16.1%
中国网地产讯3月31日,德信中国发布2021年业绩报告。报告期内,收入约为人民币231 09亿元,同比增长约45 6%。截至2021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
景瑞控股:2021年净利润3.93亿元
中国网地产讯3月31日,景瑞控股发布2021年业绩报告。报告期内,收入为人民币135 51亿元,较上年增加6 0%。毛利为人民币24 4亿元,毛利率为18 0%
奥园健康延迟刊发2021年全年业绩 4月1日起停牌
3月31日早间,奥园健康生活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延迟刊发2021年全年业绩及寄发2021年年度报告,并于4月1日起于联交所暂停买卖。奥园健康生
央行调查:56.7%的居民认为 下季度房价“基本不变”
3月30日,人民银行发布的2022年第一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对于下季度房价,16 3%的居民预期“上涨”,56 7%的居民预期“基本不变”,14 4%
2022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报告
■研究主办中国企业评价协会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北京中指信息技术研究院■研究承办北京中指信息技术研究院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中指研究院中
年报观察 | 融创服务扩容
3月30日早盘前,融创服务如期公布2021年财报。从整体业绩来看,报告期内,融创服务实现收入约为79 04亿元,较上年增长约70 9%;利润约为13 58
年报观察 | 嘉里物流想成为世界性物流公司
“与顺丰合作将于今年进行,公司将逐步接管顺丰在美洲、欧洲等地区的业务,而公司旗下两间子公司也将成为顺丰货航的销售代理。”3月30日,嘉里
年报观察 | 汇景控股要做一些拓展
这句话用来形容2021年后的房企尤为合适,这个财报季,许多行业内的庞然大物焦头烂额,难产的年报或昭示着它们的积重难返。3月29日晚间,刚刚登
年报观察 | 金科服务增长目标1亿平方米
临近港股财报季尾声,金科智慧服务在3月29日晚间交出了2021年全年业绩成绩单。2021年,金科服务总收入59 68亿元,同比增加约77 0%;毛利约18 4
观点直击 | 碧桂园莫斌:市场正在恢复信心(实录)
观点网3月30日下午4点,碧桂园集团召开2021年度业绩发布会,执行董事及总裁莫斌、常务副总裁程光煜、首席财务官及副总裁伍碧君三人参会,人员
和讯曝财报丨华侨城A:2021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8亿元,同比减少70%
3月30日,华侨城A(000069)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根据公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26亿元,同比增长25%;实现净利润71亿元、归母净利润38
年报速递|中骏集团去年收入377.37亿元,毛利率21.7%
公告显示,2021年,中骏集团实现收入377 37亿元,毛利率21 7%;归属股东净利润30 7亿元。在销售方面,2021年,中骏集团连同其合营公司及联营公
年报速递|大唐地产去年拥有人应占利润约7.26亿元
公告显示,2021年,大唐地产实现营业额约112 5亿元,同比增长约6 3%。在盈利方面,2021年,大唐地产实现毛利约26 99亿元,毛利率约为24 0%;净
年报速递|中国铁建去年房地产开发业务收入506.62亿元
公告显示,2021年,中国铁建实现营业收入约1 02万亿元,同比增长12 05%。其中,房地产开发业务实现收入506 62亿元,同比增加23 78%,毛利率17
和讯曝财报丨金融街:2021年房产开发业务实现收入218.6亿元,同比上升38.3%
3月30日,金融街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根据公告,报告期内,公司房产开发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18 6亿元,同比上升38 3%。其中,住宅产品实现营业收入19
北京京客隆:2021年归属股东净亏损2247.42万元 同比下降约141.1%
中国网地产讯3月30日,北京京客隆发布2021年业绩报告。报告期内,集团的营业费用为人民币16 1亿元,同比下降约7 7%。该下降主要归因于受新冠疫
金融街2021年营收241.55亿 销售签约额339亿
3月30日,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2021年录得营业收入241 55亿元,同比增长33 3%。2021年,金融街实现销售签约额339亿元,
美凯龙:2021年归属股东净利润20.47亿元 同比增18.31%
中国网地产讯3月30日,美凯龙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经营了95家自营商场,278家委管商场,10家战略合作商场(,69个特许经营
全国楼市分化中回暖:北京成交量大幅反弹,房贷最快3周放款
多维度政策支持下,国内楼市逐渐回暖,但分化也更加明显。据中指研究院最新数据,3月楼市整体成交量上行,同比降幅扩大,但一二线城市已经出现
年报看点:土储一二线占比达70%,中骏聚焦核心城市精准投资
2021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从上半年高热到下半年深度调整的转变。当下房地产行业正经历着从早期的土地资源、资金快周转的粗放增长时代进入
在管世界城平均出租率95%,中骏商管2021年盈利提速
3月30日,中骏商管发布2021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期内,中骏商管实现收入12 3亿元,同比增长53%;毛利5 8亿元,同比增长63%;应占核心溢利3 0亿元,同
和讯曝财报丨万科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5.2亿元 同比减少45.7%
3月30日,万科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根据公告,报告期内,万科实现营业收入4528 0亿元,同比增长8 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5 2亿元,同
央行: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 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
3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2年第一季度(总第96次)例会近日在京召开。会议指出,维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
和讯曝财报丨珠江股份:2021年房地产开发业务营收34.01亿元 同比增加55.79%
3月30日,珠江股份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根据公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 07亿元,同比增加45 75%;当期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578 54
和讯曝财报丨新城控股:2021年实现营收1682.3亿元,同比增长15.64%
3月30日,新城控股(601155)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根据公告,新城控股2021年2021年实现营收1682 3亿元,同比增长15 64%;归属于上市公司
大唐集团控股:2021年归属股东净利润7.26亿元 同比略有增长
中国网地产讯3月30日,大唐集团控股发布2021年业绩报告。报告期内,营业额约为人民币112 5亿元,较2020年增加约6 3%;毛利和毛利率分别约为人
新城悦服务:执行董事戚小明认购5万股公司股 每股约9.08港元
观点网讯。3月30日,新城悦服务集团公司发布股票认购公告。观点新媒体了解到,今日,新城悦服务执行董事戚小明先生以自有资金在公开市场按平均
又一个二线城市放松限购!福州“松绑”对楼市影响几何?
近日,网络上一则“福州限购放松”的消息引发关注。”据悉,福州此次政策放松主要体现在相应的购房门槛降低、可购房套数增加等内容。松绑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