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穷比买错房更可怕
- 大胡子说房 微信号
- 2022-04-04 13:26:42
如今,楼市很明显在抢着放松!
最近又有城市出台调控宽松政策了。
衢州,全国第一个取消限购、限售的城市,再往前秦皇岛也取消了限购。
今年开始,一大批城市就在宽松救市,松绑程度越来越大。
从上调公积金贷款额度,到降首付,降利率,再到最近的松绑限购、限售。
我相信大家都看腻了,看麻了,我就不展开说了。
直接说结果吧,明明都“救”到这个程度了,市场却没有明显回暖。
到底是怎么回事?
市场怎么救“救”不动?!
以前是抢购,现在是抢救。
今年央行公布了2月份各项金融数据,其中“居民中长期人民币贷款”,出现了自有统计数据以来的首次“负增长”。
明明很多城市都降首付了,放款时间越来越快,怎么大家买房情绪还这么低?
按理说,政策底一来,不少人就会搬着小板凳去抢购了。
怎么回事?
有3点直接原因。
第一个,开发商降价,要钱不要货。
市场都是买涨不买跌,这个时候房价下跌,越跌越不敢买了。
第二个,一二手房倒挂效应减弱,不再是买到就赚到。
去年开始,全国核心城市基本都在降价,尤其是二手房降价幅度比新房更大,一二手房的倒挂差在缩小,自然也无法创造市场的情绪嗨点,赚钱的效应都没了,老百姓(603883)哪来买房热情。
第三点,土拍火热传导到市场端的链条断了。
过去只要土拍火,市场就会火,地价推动房价上涨,土拍刺激楼市预期,过去都是这么玩的。
现在呢,开发商都不敢拿地。
虽然现在管理层明确,开发商合理融资需求要满足。但在当前这个信心比黄金还金贵的时候,金融机构都开始悲观,开发商也就更谨慎拿地了。
开发商躺平不拿地,开发增速下降,可销售面积缩减,土拍蔫了,对市场情绪传导更加不到位。
说来说去,就是一个循环。
但是,这些还只是表面原因。
救市能不能救起来,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拯救购买力。
当下大环境,多数人不再关心房价过几年能涨到多少,心思全堆在今年能安否全活下来。
到底是什么造成大家思维有如此转换?
一部分原因归结于疫情。
本来2月下旬广州已经开启了楼市回暖迹象,结果还没全面复苏,香港疫情爆发硬生生把火苗掐灭。
上海一样,说好的3月小阳春,结果还没来得及起来,就扼杀在摇篮里了。
仅存几个还没受到疫情影响加上楼市超宽松的城市,比如郑州和苏州,有回暖的态势。
疫情当前,大家的心思是抗疫,除非刚得不能刚的刚需,要结婚要上学非得顶着疫情买房,其他人都是等一等。
何况跟随以前一起杀到的,是失业和降薪。
最近大家都被失业消息包围吧,京东、阿里、有赞等互联网行业纷纷裁员,都没收入了,怎么买房?
其次,不裁员的也多数传出降薪消息,最近已经确认部分城市的公务员和教师都要降薪。
降薪意味着什么?那就是直接削弱了购买力。
降薪了,月供还款能力变差,压力就会随之加大,在买房的时候就无法只关注涨幅这种未来无法准确预测的事情身上,而是控制风险,保障安全。
说白了,以前是踮起脚尖买房,现在还是尽可能在预算范围内买房,或者再观望观望。
到这也就很明显了,现在市场救不活的根本原因,不是疫情。
更深层的原因是购买力跟不上了,通俗点理解,大家没钱了。
比起买错房,今年让大家更害怕的是:穷。
大家没钱的根本原因,主要是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化。
以前经济高速增长,收入也可以保证一直增长,年轻人跳槽,薪资都是越跳越高。
工资每年稳步增长,前途一片光明,大家自然敢上杠杆买房。
结果今年恍然大悟,跳槽不是越跳越高,工资也不是稳步每年增长的。
一旦经济面临困境,企业开始优化人员,降薪开始出现,大家的钱包被打瘪了,信心也一下子就被打没了。
这也就是明明政策底已经到了,但市场端还不为所动的核心原因。
直接晒央行最新公布的《2022年第一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
一季度居民收入信心指数,14.5%的居民认为收入 “增加”,71.5%的居民认为收入“基本不变”,14.1%的居民认为收入“减少”。
概括一下,就是85.6%的居民认为收入不会增加。
在疫情前,收入感和收入信心都在55%左右,而现在明显回落到50%。
另外报告中还显示,一季度就业感受指数为42.4%。超三分之一的人认为,目前就业形势严峻,只有14.1%的人认为形势好。
收入不增长,又还哪来的实力买房呢?
所以当前的重点,不是简单松绑政策就能救市的,根本是要稳住购买力。
只要购买力回归,楼市才能回暖,也才能“救活”。
何况,楼市的调控政策松绑,也根本没有切中“嗨点”。
前段时间,哈尔滨取消限售,成为首个取消限售的省会城市,看似力度很大,但实际就是假放松。
因为根本没有松绑到点上,限售对于刚需来说,影响根本不大。
自住的也不会买了就打算卖,对于投资客而言,他们首要考虑的不是限售问题,而是城市有没有价值的问题,有价值的城市等3年又如何,没价值的,取消限售只是加紧让他们抛售而已。
像哈尔滨,一个连限购都没有的城市,这次取消限售能有多大的作用呢?
无非是稍微提振一下信心罢了,聊胜于无。
更多的例子我就不举了。
说来说去,今年既要增加收入,还要增强信心。
每次危机来临,愿意存钱的人越来越多,愿意消费的人和愿意投资的人,越来越少。
现在就是这么个情况,当务之急要想提振信心,终究还是要稳就业,增加中产人群的收入。
有钱了,大家自然也就愿意消费,愿意买房。
所以救市的核心,还是要回归增加收入。
关于这一点,不是我的强项,我就不深入去探讨如何增加收入了。
但有一点,就是一个城市房价能否持续增长,背后一定是看这个城市的购房者收入能否持续增长。
所以越是这个时候,我越建议大家思考政策底之下,这个城市的买房需求能不能回归。
而买房需求能否回归背后是收入增长,收入增长背后就是产业实力。
到这,你也就懂了,要买房也要到有工作机会的城市,到有产业支撑的城市去。
最后,按照惯例,给大家一些建议:
1、今年确实是买房好时机,但一定别拼命加杠杆,失业和降薪永远不知道哪个先到。
2、买房也一定要留好至少3年现金流,留好应急现金,别让生活质量突然失速。
3、要真失业了,摆在心态,降低预期尽早再就业,认清楚工资收入不可能不间断持续上涨。
4、今年做房产投资,更简单更清晰,哪里新市民多,哪里收入高,就去哪里买,今年利好很大,有钱也不怕风险的可以下手。
5、把买房赚钱这事的预期拉低一点,别老想着大涨,也别想着买了马上卖掉赚一笔,没个3-5年的耐心等待,那就干脆别买了。
6、如果你现在又没钱,又没胆,那今年还是安全为主,防范风险比赚钱更重要,有时候穷真的更可怕。
2022年,就是一场机会和风险并存的年份。
进场or不进场,落到每个人身上都是一道艰难的选择题。
我们账号会一直持续关注市场变化,也会给大家及时释放上车时机和卖房时机,所以记得点击下方名片,持续关注我们。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大胡子说房。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标签:
港府预算今年度将有305伙公仆宿舍出租 同比增19%
4月4日,香港政府加快公务员宿舍作出租,预算今年度将有305伙出租,按年多19%,目前产业署有15个高级公务员宿舍正在放租,包括早前一批何文田
香港1个月HIBOR连跌3日
4月4日,港元拆息普遍向下。根据香港银行公会网上数据显示,与楼按相关的一个月HIBOR连跌3日,跌3 31点子至0 20589%,是2月28日后最低,当日报
传SHEIN正在筹划进行新一轮的融资 金额约10亿美元
观点网讯。4月4日,据外媒报道指,快速时装平台SHEIN正在筹划进行新一轮的融资,目前正与潜在投资者进行谈判,计划集资10亿美元,而据悉公司在
高盛: 将华润置地2023和2024年基本每股盈利预测分别上调5%和10%
4月4日,高盛发表报告表示,华润置地去年核心纯利256亿元,按年升12%,符合该行预期,稳固业绩受物业项目入账令收入提升所推动。该行指,将华
标普应雅居乐要求撤销信用评级及对其的发行评级
观点网讯。4月4日,标普将雅居乐长期发行人信用评级从 "B+ "下调至 "B- ",并将公司担保的美元计价票据的长期发行评级从 "B "下调至 "CCC+ ",
陈茂波指新一期消费券使用期限约7个月 弹性较大
4月4日,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发表网志称,第一阶段的消费券将在4月7日发放。这批消费券使用期限约7个月,直至今年10月31日,为市民提供较大的
花样年售新加坡住宅开发项目股权
4月4日,花样年控股公布,附属公司出售新加坡住宅开发项目ParkwoodCollection项目公司的权益。第一批销售股份及销售贷款总代价为2047 5万新加
祥生控股:2亿美元2023年到期票据非即时到期应付 与持有人继续沟通
4月4日,祥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公告,表示根据2023年优先票据契约,如违约事件已发生且持续,相关优先票据当时尚未偿还的本金总额至少2
标普下调合景泰富评级至B- 展望至「负面」
4月4日,标普下调合景泰富评级至B-,展望至「负面」,主要考虑该公司延迟发布2021年经审计的财务业绩,表明了内部控制和治理薄弱。该行已将合
深圳楼市“小阳春”底色:中介小哥“送送外卖每天挣百来块” 十几年老店已关闭
4月2日中午,深圳,雨,大风,倒春寒。持续在低位盘整的行情和3月突至的疫情,让深圳地产经纪人原本希冀的过完年后的小阳春有点难产。据深圳市
年报解读 | 万科:净利润下滑,“稳开发,强经营”穿越周期
扫描右侧二维码·获取房企年报解读系列报告·了解中指地产企业研究服务2021年国内宏观经济依然复杂严峻,外部不确定因素较多,房企也受到三道
年报解读 | 美的置业:积极去化回款,营收增长40.4%
扫描右侧二维码·获取房企年报解读系列报告·了解中指地产企业研究服务2021年房地产市场政策极限施压、融资端持续收紧,高杠杆、高负债、高周
2022年1-3月重庆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TOP20
点击链接获取更多重庆房地产市场相关研究报告,了解更多区域 城市房企销售业绩?戳这里,试用中指产品2022年3月,重庆楼市成交热度略有回升。根
2022年1-3月长沙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TOP20
点击链接获取更多长沙房地产市场相关研究报告,了解更多区域 城市房企销售业绩?戳这里,试用中指产品2022年1-3月,长沙商品房累计成交面积为19
年报点评17|碧桂园:聚焦五大都市圈,坚持深耕城镇化市场
行稳致远,信用评级保持行业领先;科技赋能,带来更大长期发展空间。◎作者 朱一鸣、贡显扬■■■核心观点【行稳致远,销售规模保持行业第一】
年报点评20|龙光集团:深耕市场稳定增长,持续提升产品交付标准
◎作者 朱一鸣、汪慧■■■核心观点【年度完成率稍有不足,深耕区域业绩稳定增长】2021年,龙光实现权益合约销售额1402 0亿元,同比增长16 2%
年报点评23|中骏集团:两翼加持主业,聚焦一二线城市精准投资
◎作者 房玲、易天宇■■■核心观点【布局核心经济圈,深耕效应凸显】2021年中骏集团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1045 31亿元,同比增长3%;其中,合联
降低房贷利率、取消限购限售,能否改变楼市颓势
一向被视为楼市风向标的信贷政策正在起变化。要知道,去年调控严厉时,热点城市的房贷利率曾高于6%。按此测算,100万元的房贷,购房者可以节省
刚需入场、置换增多,3月北京二手住宅成交“微热”
目前,北京房地产市场已步入3月传统楼市“小阳春”。不过,今年3月北京二手房市场的升温虽然明显,但成交仍旧集中在一些热点区域。业内人士表
消息称原阳光城执行董事长兼总裁朱荣斌自主创业
观点网讯。4月3日,观点新媒体独家获悉,原阳光城执行董事长兼总裁朱荣斌已自主创业。同时,一起创业的还包括原阳光城云贵大区总吴圣鹏及原阳
小3房,竟然是鸡肋?!
随着房价越来越贵,置换的成本越来越高,现在很多家庭倾向于在买房时一步到位。70-90平的小面积段做3房,也越来越成为市场热销的主流。小户型
郑州楼市新政满月:“小阳春”暂未出现 二手房市场率先升温
中新经纬4月3日电“在3月,仅周六日两天,我们平台在金水区就能成交300套二手房,以前肯定不行的,最多成交十几套。今年3月1日,郑州市发布了
青春追梦心 聚力瀚海情|瀚海法拍网2022年第一季度会圆满结束
4月2日,瀚海法拍网2022年第一季度工作总结暨颁奖盛典隆重举行。瀚海法拍网总经理曹辉先生、朝阳区副总关越女士、海淀区副总刘欢先生、各部总监
重要信号?衢州打响放松"两限"第一枪,取消限购、松绑限售!年内60城"松绑"
4月1日,浙江省衢州市发布《关于促进市区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通知》,其中,取消了限购政策,同时松绑了限售政策。《通知》包括支持
最新!2022年3月十大城市二手房房价地图
点击链接获取更多房地产市场相关研究报告?戳这里,试用中指产品2022年以来,中央及地方密集表态稳楼市,政策风向持续转暖,促进市场信心恢复;
2022年1-3月南京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TOP20
点击链接获取更多南京房地产市场相关研究报告,了解更多区域 城市房企销售业绩?戳这里,试用中指产品3月作为传统意义上的“金三”小阳春并未如
2022年1-3月济南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TOP10
点击链接获取更多济南房地产市场相关研究报告,了解更多区域 城市房企销售业绩?戳这里,试用中指产品2022年3月份济南市住宅市场成交量环比上涨
洪伟光:用户驱动,提升房地产产品品质的思考
特别开心代表房地产供应链企业和大家分享在当下的地产形势下我们对于行业、对于精装修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见解。80后、90后已经成为这个行业的主
多城接连放松楼市调控政策,市场能否迎来复苏?
点击链接获取更多房地产市场相关研究报告?戳这里,试用中指产品4月1日,继福州放松限购、哈尔滨取消限售后,大连、衢州、秦皇岛纷纷放松楼市政